当前位置:雨晴书屋>时空穿越>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479章 再造太平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9章 再造太平府(1 / 2)

第479章再造太平府

朱瞻基道:“阿舅……好了,你不必生气了,我需立即见母妃去,母妃现在一定很担心我。”

张安世叹息道:“你去吧,我就不去了,想到自己悉心培养出来的外甥,竟是这样的人,我实在无颜去见阿姐。”

朱瞻基:“……”

见张安世如此,朱瞻基只好道:“阿舅,下次我再不敢了。”

“哎……别说啦,破镜难圆……”张安世说到这里,却是打起了精神,道:“对了,眼下……鉴于你立了功劳,所以……这一次,怕是要请伱担任和州知州。”

朱瞻基一愣,道:“我?”

张安世道:“当然是你。”

“为何是和州……这和州地少民贫……”朱瞻基皱眉起来。

张安世道:“和州与太平府以及应天府都在一线之隔,距离京城也不过是几步路而已,这地方……确实远不如太平府和应天府,可就因为是如此,所以才有你的用武之地。”

朱瞻基皱眉起来,边道:“可是我从未担任过这样的职位,平日都是副职……”

朱瞻基道:“现在各省人心浮动……”

张安世叹息道:“你永远都没心没肺,只有阿舅一直关心你的成长,正因为平日里你都是副职,或者担任佐官,所以这一次,才想让你在和州试试看。和州毕竟在直隶,早有新政的成法,你要干的,就是萧规曹随即可。这样既不担心滋生事端,又可好好地磨砺一下。”

几乎奏报上来的任何事,他虽未必精通,却也大抵能够知道一些底细,下头的官吏们所奏报的事,也几乎没办法对他隐瞒。

朱瞻基只好点头。

亦失哈心里摇摇头,却忙喜气洋洋地道:“奴婢哪里敢有什么看待,不过奴婢以为,这对皇孙有莫大的好处。”

张安世皱眉道:“施压?”

朱棣似乎心情很好,对亦失哈没有见怪,只道:“朕越发觉得,张安世这个小子,实在多智而近妖,比较起来,他比姚师傅还更高明一些啊!”

来道贺者,如过江之鲫。

而后又取了一份奏疏,这份奏疏是张安世与章程一并送来的。

张安世不自觉地深深看了朱瞻基一眼,他对这个外甥,很是刮目相看了。

这其三,便是采用新政之法,要开始丈量和分发土地了。这关乎到河南和关中的稳定大局,百姓们不可能永远接受赈济,分发他们土地,让他们在灾后,有自己的生业。

说到这里,朱棣脸上的表情不自觉地透出了几分落寞。

除此之外,便是打击盗贼、修建道路以及水库灌溉等措施。

朱棣随即饶有兴趣地站了起来,道:“和州……来……取舆图,朕好好地看看。”

张安世则命人开始招考文吏,又从各大学堂的毕业生中,开始挑选人员。

朱瞻基则是继续道:“人心浮动,大变在即,朝廷无论如何也要进行一些招抚,毕竟……总不能刚刚在河南和关中杀了个血流成河,又对其他各省,大开杀戒。”

朱瞻基:“……”

而张安世也拟定出了一个章程,呈送入宫。

可此时,最难的却是张安世!

两个布政使司,需安插大量的官吏,安排什么样的人,可谓是绞尽脑汁。

朱瞻基却有些不舍的样子,道:“阿舅……”

倒是清吏司这边,却是犯难。

因此,整个太平府,都沉浸于兴奋之中。

朱瞻基气咻咻地道:“我如何知道……总而言之,不可教他们得逞……”

毕竟,这位皇孙从前就干过这个,你还想糊弄他?

不过很快,朱瞻基便开始警惕起来。

朱棣的目光,很快便落在了这应天府与太平府之间的和州上头。

亦失哈却是有点为难地道:“其实奴婢也不甚懂,听他们随口说的。”

亦失哈干笑道:“奴婢听宫外人说,这民间有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边的说法……”

张安世沉默了很久,突然,他唇角勾起一抹大大的笑容,居然激动地握起了拳头道:“哈哈……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来枕头,实在太好了。”

自打姚广孝圆寂之后,朱棣对姚广孝甚是怀念,这姚广孝在朱棣心目中的份量,自是极重。朱棣对张安世如此评价,可见一斑。

“和州……变成第二个太平府……”朱瞻基顿时惊得眼珠子都快要掉下来了。

张安世摇头道:“这些人的长处不在于谋反,他们的长处乃是阳奉阴违,或者是煽风点火,若是他们肯反,反而是好事,就怕他们耍其他的手段,总而言之,你任这太平府尹,有什么事,来找阿舅多多请教,阿舅虽不敢说有什么通天之才,比管仲,还是要聪明一点点的。哎,只可惜,阿舅这样待你,你……”

“这是当然,只怕朝中百官,也有人暗中推波助澜。”朱瞻基紧紧地盯着张安世的脸,道:“阿舅啊,你可要小心一些,不要小看这些谶言了。阿舅读的经史太少,却是不知历朝历代,许多谶言都会应验的。”

这些举措,其实和太平府差不多,不过这么大的地方,真要干起来,却是不容易。

朱瞻基:“……”

张安世则是深深地看了朱瞻基一眼,用一种语重心长的口吻道:“瞻基啊,我需教你一个道理,那就是……人要顺势而为,接下来……我们很快就要好起来了。”

“他们若是还敢造反……”朱瞻基自信满满地道:“有多少,我便诛杀多少。”

至少也要招募万余人,才可填补接下来的空缺。

所以,现在这栖霞这儿,隔三差五就有人放鞭炮。

终于还是和这个外甥话别了。

朱棣摆摆手,却道:“张卿希望让瞻基担任和州知州,你怎么看待?”

朱棣反复看了几遍。

亦失哈忙道:“奴婢遵旨。”

难怪张安世能得如此的信任,令他忍不住感叹,这张安世不做太监,实在太可惜了。

许多的谶言之所以能够成真,本身就是有心人的安排和布置。

于是朱瞻基讶异地道:“太平府?如何再造?”

所谓谶言会应验,其实就是某种心理暗示而已,比如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张安世一听,骤然之间,居然打起了精神,挑眉道:“是吗?该死,这几日我都没来得及看锦衣卫的简报,实在是太忙了。”

因此,这需陛下下定不小的决心。

张安世道:“希望你真有良心才好,平日里多想想阿舅待你的好处,想一想阿舅为了你,亲自制出的冰棒,再想想打小你母妃生气的时候,都是阿舅偷偷为你说好话。”

可在这太平府,不只有不少的文吏,竟做了官,如今官运竟是亨通。

当然,对于官员,自然是革除,可对于各地的文吏,张安世却采用了另外一种办法,那即是暂时留用,以观后效。让他们再各衙门里先公干各一年半载,再进行考核,若是可用,则转为正吏,若是不合格,直接遣散。

想了想,朱棣站了起来,背着手来回踱几步,才道:“这份旨意,也恩准了吧。还有……太子在河南,也不必急着回来。朕听闻他在河南差事办的不错,很有几分朕的气象,那就让他好好地呆一些日子,体察民情吧。”

张安世哦了一声,显得较为平静。

“浮动就浮动吧……”

而对于原先直隶的官吏而言,却几乎是一场盛宴。

不过想到自己有更重要的事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