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楼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在出船之后第三天,朱允熥再来看看醉仙楼的情况,只见这里,只有零零星星几个客人,然后就没有然后。朱桂他们都在抱怨,要赚不到钱了。但他们也只是抱怨,朱允熥早就提醒过了,投资进醉仙楼可能赚不到钱,让他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他们肯定做足了心理准备,对于现在的情况,刚开始是抱怨,但时间一长,逐渐麻木了,目前醉仙楼还在烧钱,他们投进去的钱,快要烧没了。掌柜李丰看到江月楼那边,一直热热闹闹,心里不是滋味。也许是江月楼热闹依旧,又弄不清楚朱允熥什么身份,又或者吕家自己乱了。到了如今,还看不到再有人来找醉仙楼的麻烦。“殿下,现在如何是好?”李丰担心地说道。朱允熥说道:“淡定,江月楼那边真的那么热闹?”“很热闹!”李丰说道:“里面吃喝的声音,连续不断。”朱允熥寻思着,点头道:“我去看看。”言毕,他带上杨大妞出门。来到江月楼外面的时候,只见里面的声音确实不断,听起来很热闹,酒楼要的正是这种人气沸腾的热闹。但江月楼现在的热闹,却又不太一样。简单来说,和读书人的热闹,完全不同。进进出出的读书人、文官少了,里面的都是那些徐家的护卫、武夫,在吃饭喝酒,吵闹出来的声音。“殿下,里面好吵啊!”杨大妞说道。朱允熥笑着问道:“你觉得这是吵,还是热闹?”杨大妞道:“吵!”“吵就对了!”朱允熥信心满满道:“这个江月楼,支撑不了多久。”杨大妞听着,不解其意。为什么吵了,就支撑不久了?不过殿下说的,肯定是对的,杨大妞表示无条件相信殿下。“殿下。”“大妞姐姐。”这时,他们的身后,传来了两道声音。一道显得成熟、知性,一道清纯活泼。朱允熥回头看去,只见一大一小两个小美女,不知何时就在他们身后,正是徐妙清和徐妙锦姐妹。“十三婶。”朱允熥的一句十三婶,经常能让徐妙清脸红了,笑道:“你们怎么来了?”徐妙锦说道:“我们是来看看,徐家的人,有没有认真完成任务,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心疼了?亏了不少钱。”她还是那样调皮,还有些古灵精怪。一点也不怕,朱允熥三皇孙的身份。心里是把朱允熥,当作朋友了,不是那种上下级的关系。朱允熥说道:“现在是亏了点钱,但我很快能赚回来,做生意就是这样了,要有投入,才能有收获,不会亏的。”说着,他又道:“我们回醉仙楼再聊。”“好啊!”徐妙清拉住自己小妹的手,跟在朱允熥身后回去。同时还叮嘱徐妙锦,不要对三皇孙殿下无礼,徐妙锦完全没所谓,想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回了醉仙楼,徐妙清问道:“我想,我大概明白,殿下的想法了。”
“什么想法?”徐妙锦像是个好奇宝宝。对于朱允熥这种“资敌”的方法,她完全不能理解。好好的生意不做,居然请徐家的护卫去吃饭,把钱往吕家的口袋里面塞,这不是个正常的操作,她很想得到答案。“十三婶请说。”朱允熥不意外,她能看出来。如果这样还看不透朱允熥的计划,显得这位十三婶很呆。当然了,徐妙锦就有些呆了。徐妙清道:“江月楼做的,是读书人、是文官的生意,但不排斥其他人,只要给的起钱的都能进去,殿下让我们把一些武夫送进去,为的正是破坏那些读书人的环境。”朱允熥笑道:“没错,还是十三婶看的透。读书人、文官,天生和那些武夫不对头,好好一个附庸风雅的环境被破坏了,以后还有人愿意来?”徐妙清附和道:“读书人一走,我再把家里的护卫撤回,江月楼再无人了,殿下可以趁此机会,把醉仙楼的优势营造出来。”具体做法,差不多是这样了。朱允熥正是这样想的,徐妙清也想到了这一点。徐妙锦听了他们的话,琢磨着说道:“殿下,你真坏。”“这就是商战!”朱允熥没所谓道:“接下来,该我反击了,那些读书人没了江月楼这个好去处,很快只能来我这里了。”徐妙清想着,有些顾虑道:“但是,他们愿意来殿下的地方?”朱允熥听得懂她的意思。那些文官,和朱允熥不是一路子的人。如果知道醉仙楼是朱允熥的地方,肯定没有人愿意来。“除了你们,谁知道我是醉仙楼幕后的大老板呢?”朱允熥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并不想露脸。如果未来真的,一定要露脸,那么让朱桂出面好了。之前朱允熞来了,是有暴露的风险,但这几天去大本堂,又教了一种纸飞机的折法,朱允熞现在对他服服帖帖的。可操作的空间,那就更大了。“殿下的考虑,真的周全!”徐妙清甚是佩服,从成立醉仙楼开始,就想到了接下来的一切步骤。徐妙锦好奇地问:“那你接下来,想怎么做?”朱允熥说道:“吸引读书人进来。”“怎么吸引?”“很简单,炒作,造势。”朱允熥说道:“李丰,笔墨纸砚。”李丰很快,把笔墨纸砚送了上来。重生之前,朱允熥没少看书,看的书多了,什么都懂一些,比如说对联。徐妙锦主动帮忙磨墨,颇有一种,红袖添香的感觉。朱允熥提起笔想了一会,在纸上写:“寂寞寒窗空守寡。”“传闻是李清照写的。”徐妙锦看的书也多,很快认出来了,道:“殿下是要写对联吗?”朱允熥点头道:“你能不能对出来?”徐妙清说道:“一个叫做惠崇的诗僧,曾对‘休偕佳偶但依僧’,意思上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想法,其实不算工整,上联意境孤寂清冷,下联需要情感契合,才算是工整。”“你能不能对?”徐妙锦又问。“简单!”朱允熥提笔,写下了:“梧桐朽枕枉相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