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志作为量子领域的领军人物,发现其中的价值并加以研究实属正常。
只是想到他虽掌握理解了这些知识,却并非由他创造研究出来。
回答时还是谦虚了些。
“在量子领域上我只能算是新人,以后有机会还要向潘院士你多多请教。”
“你要是新人的话,那我恐怕连新人都不如了。”潘晓志面对徐昀的回答有些哭笑不得的解释:“恐怕你还不知道你这篇论文的真正价值,因为你这篇论文海外各量子计算实验室均增加了各种资源投入。”
“他们认为这很有可能会给量子计算的研发带来大幅度提升的契机。”
“或许能凭此制造出一千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如果说刚才对于潘晓志的话,徐昀感到非常正常。
那么此刻心里则是被惊讶占据。
实在没有想到自己证明黎曼假设的过程论文除了引起数学界的巨大轰动外,还在物理界激起浪花应是促进了量子计算机的发展。
这一点他确实没有想到。
对于量子计算机他自然不陌生,它能够遵循量子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
其运行速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远不是超级计算机能够相比。
可以说谁能够掌握量子计算机,就相当于获得了未来科技发展大爆炸的钥匙。
所能调用的量子比特数量,则直接关乎着这台量子计算机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