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野史当中都有大量关于陈道士的描述,这个人的传奇色彩相当之重,甚至于直到最后史料当中都没有描述到他寿终正寝。梁仁帝的孙子梁厚帝驾崩之后,他就不告而别,有人猜测他被梁厚帝秘密处死,随皇帝葬入了帝陵当中。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地府下炼制出长生不老药,让皇帝死而复生。另外一种说法是他不告而别。只是。两种说法都没能得到任何史料相关记载的证实,这个人的最终去向和结局成为了历史当中的一个谜团。有人说。如果他真的曾经服下长生不老药,那么只要没有意外,活到现在完全不是问题,说不定早已融入现代社会当中。夏元秋是一个学者,对于这些猜测他不全信,也不全盘否定,他只相信证据,只相信看得到的事实。所以才穷极半生研究这个课题。麦可颂之墓的发现,是夏元秋距离真相最近的一次,他眯着眼睛有些吃力的翻开了麦可颂未曾编纂成书的回忆录内容。【回忆记事:一七五】【节选:他是我踏上东方大地上第一个与我无障碍交流的人,难以置信这里居然有人通晓我们的语言,初次见面我就感受到了这个人身上那与众不同且令人惊叹的神秘气质】……【回忆记事:一八九】【节选:他说他在帮皇帝炼制长生不老药,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我对此表示怀疑,但是宫里的太监说他已经保持青春几十年了】……【回忆记事:二三六】【节选: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个几乎无所不知的人,见识之渊博让我佩服到五体投地,越是接触我就对皇帝越发的理解,这样的人大概真的是他们所谓的神仙吧】……夏元秋教授一页一页的翻动着麦可颂的回忆记事,当中记载着相当多与陈道士相关的信息,虽然没有道出身份,但一看就知道他说的那个人是谁。回忆记事中。历史的厚重与岁月扑面而来,这些文字跃然于纸上,从一个人的笔下诞生,跨越了数百年的时间呈现到夏元秋的面前。字里行间。无不刻画着陈道士越发神秘的来历与身份,这不是一个妖道,更没有大肆传道蛊惑人心,麦可颂曾不止一次问过长生不老药是否真的能够炼制成功。陈道士每一次都点头。后来。麦可颂在回忆记事中猜测,之所以长生不老药一直没能炼制出来,不是出于其他原因,纯粹是陈道士不想让皇帝长生而已。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麦可颂将这个猜测带进了墓里封存,然而将这种可能性传递给了夏元秋教授。“教授,找到了!”半个月后。某位学生神情激动的将一份未曾编纂成书的东方游记手稿递给夏元秋,兴奋地说:“我找到了那个道观!”“什么?”夏元秋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学生解释:“就是野史里梁仁帝结识陈道士的那个道观,我找到了,麦可颂在游记的手稿里提到了一句!”“我看看!”短短的一句话,让夏元秋半辈子的执着终于看到了希望,正弘年间,梁武帝游猎,梁仁帝随行,登竹青山初识陈道士。“竹青山,竹青山……”夏元秋两眼放光,立马去翻找史料当中正弘年间梁武帝游猎的地方,很快,他就确定了竹青山的具体地址。终于。他找到了!夏元秋不由得激动起来。哪怕这只是一座几百年前的道观,但这座道观与陈道士相关,这就不同寻常了起来,他迫切的想要更加接近真相。他想要知道。陈道士是否还活着。全因当年陈道士为皇帝炼制长生不老药的时候,夏元秋的先祖正是陈道士手底下的一个小道士。不只是为了研究,他的执着也有家族先祖的这一层渊源在里面。半个月后。年龄将近六十的夏元秋跋山涉水穿过了半个国家,跟想象中的有些出入,竹青山不在深山老林。就在一座城市的郊外。竹青山下。
夏元秋独自一人站在山道前,遥望蜿蜒陡峭的石梯,毅然决然的开始攀登,一步一步的朝着山顶走去。咚!一阵钟声从山顶响起,驱散了夏元秋的疲倦,也让他逐渐沉重的脚步顿时一滞,旋即继续举步。直至山顶。一座略显破旧的道观进入视线,夏元秋的心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清幽安详的静谧中,他走进了道观。道观中香火青烟袅袅,不见供奉三尊四御,几乎空空如也,只有一个年轻人模样的道士在打坐。“……”夏元秋难以置信的愣在原地,他原本只是想来看一看这座道观,却不料直接在这里找到了最终的答案。面前这个道士的面孔他见过。夏元秋拿出一幅画的打印件再三确定,这是麦可颂墓中出土的一幅画,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幅留有陈道士真实面貌的画作。无疑。面前的人就是陈道士。夏元秋有些不可思议的开口:“打扰了,请问您是……”陈逸睁开双眼。起身笑着对夏元秋点了点头以示礼貌,端来一个茶几泡起了茶,递给夏元秋一杯:“山路崎岖,上来一趟不容易。”“您是陈道士?”一般人听夏元秋这么问肯定是一头雾水,陈逸却反问:“我说是,你信不信?我说不是,你信不信?”这反而将夏元秋问倒了。是啊。他本身就对这件事抱有极大的怀疑,但家族的渊源与执着又让他不肯去否定,永远徘徊在信与不信之间。与其说他是一个学者。不如说夏元秋是一个不虔诚的求道者。他问。“您吃过长生不老药?”“没有。”“可是史料上说您会炼制长生不老药。”“我确实会。”难得有人上山来,陈逸很是有兴致的陪夏元秋闲聊了起来,面对夏元秋提出的问题,他予以了解答。夏元秋更加疑惑了。“你真的活了几百年?”“真的。”“我不信。”“哈哈哈哈。”陈逸很开心的笑了:“看吧,我就说你不信。”这一天。夏元秋聊得很开心,明明他才是一副长者的模样,可就跟麦可颂回忆记事里说的那样,任何人在陈逸的面前都会被他的博学所折服。夏元秋也不例外。他带着这一发现下了山,他想要告诉所有人,他可能发现了梁朝历史上的陈道士,这个人还活着。偏偏。世事难料。正当夏元秋开始着手准备相关报告和论文的时候,爆发了巨大动荡,一股轰轰烈烈的反封建迷信浪潮席卷全国。浪潮中。大量与宗教相关的历史文物与建筑遭到了破坏,甚至就连许多宗教人士遭到了迫害,亲眼见证了这一现状。夏元秋默默的放下了手中的笔,那篇没写完的报告被他放进了抽屉里,这一放,就再也没有拿出来过。他不敢想象。如果自己将这份报告提交上去,如果他将这篇论文刊登出去,他会遭遇到什么样的后果,陈道士又会怎样。思虑再三。夏元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三年后。他再一次登上竹青山,陈逸还是年轻模样,而他已经越发年迈,或许这是一种暗暗的较劲吧。他想从陈逸的脸上看到哪怕多了一条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