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雨晴书屋>虚拟网游>同行人(群像)> 第169章 外传汾王贞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章 外传汾王贞熠(1 / 1)

('第169章外传·汾王×贞熠夫郴小牛山山顶传来动静,山脚整装待发的士兵面面相觑。“大人,是否需要上山一探?”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少年,微微侧头,看了不远处的囚车一眼。“不必,在此等候即可。”“是,大人。”小兵恭敬退下。“好你个夏贞熠,你可真是本王的好外甥,胆敢关着本王,待本王回京,禀明皇兄,治你的罪!”汾王东方怀贸此刻被关在车中,囚车四周落下黑色帷幕遮住他的真容。少年约莫十六、七岁的模样,只见他着一身银色软甲,腰佩长剑,打马上前。他用剑柄,挑开黑色帷幕。“王爷何故拿圣上压我,此番捉拿你回京都,正是圣上的旨意。”夏贞熠把车中之人上下打量一番,面上无甚表情,又道:“王爷之心,圣上早已察觉。就算王爷今日取得那前朝宝藏,也走不出夫郴小牛山。”东方怀贸心中咯噔一声,他自认为自己隐藏得极好。平日里,外人瞧他,也不过将他当成只懂酒色的闲散王爷罢了。而皇兄,是何时识破他的伪装的?“哼,你以为以你这些人马,可以斗得过那些武林高手?”东方怀贸放声大笑,“好外甥,你未免太过天真了。”夏贞熠冷着脸,汾王的恶行早已传至京都,就算没有寻宝一事,圣上也自会拿他。他不欲与汾王争辩,只说了一句:“不劳王爷费心。”便重新放下帷幕。再过两刻钟,终于瞧见山上有人下来。纳兰潇潇、兰末舒、兰末雨三人互相搀扶,从山顶下来。“庄主,有人。”兰末舒率先察觉到周边异常,“何人在此处,出来!”话音刚落,潜藏在四周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纷纷冒出头来。“是朝廷的人!”纳兰潇潇顿感不妙,她们被朝廷军队包围了。兰末舒看清那些兵卒手中所拿的箭弩,心下大惊,若是朝廷头目一声令下,她们三人非被射成刺猬不可。“大人,前头发现可疑之人。”一名小兵,自前头而来,恭敬回禀。“去瞧瞧。”夏贞熠翻身下马,前头的士兵让出一条道。纳兰潇潇左顾右盼想着该怎么脱身,恰巧瞥见有一位俊朗少年正往她们这边靠近。于是她看了身侧两位姑姑一眼,独自上前,向小少年行了个不标准的礼仪,道:“民女拜见大人,不知发生了何事,周围怎会有这么多军爷在此?”纳兰潇潇在药商之家生活了十几年,富家小姐的姿态,她自是熟悉不过。“一介女子,来此作甚。”夏贞熠抬眼,目光直视纳兰潇潇,见她们三人两手空空,问道:“那两位,又是谁。”“她们是保护民女的家奴。”纳兰潇潇微微低垂脑袋,假装不敢直视的模样,回道:“民女本是跟随家人出来游玩的,今日见此地风景独特,便想着上去瞧一瞧,没曾想,我们主仆三人刚到山顶,便被一股迸发出来的气流炸晕了。”“之后呢。”“之后……民女醒来,才发现山顶出现一处洞xue,想来那气流是从洞xue里窜出。”夏贞熠往她身后看了看,她口中所说的那两位家奴。“你们,不曾进入洞中查看一番?”兰末舒二人走上前,伪装害怕的模样,颤声道:“大人,您有所不知,那洞xue炸开的声音吓都快将我们吓死了,哪还有胆子往里凑!”“是吗。”夏贞熠敛下眼帘,冷声吩咐:“给三位姑娘让行。”“多谢大人!”纳兰潇潇道一声谢,在兰末舒和兰末雨的搀扶下,走出被层层士兵包围的山脚。等离得远些了,她们三人才松了一口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兰末舒回望一眼小牛山,感叹:“幸好之前听了庄主的话,没将山洞里的财宝带出,不然定活不了了。”先不说,她们能不能逃得过洞里的蓝色火焰,就算逃过了,只要她们身上带有一件前朝珠宝,那么便会死于万箭齐发之下。“当今圣上,并非我们所想的那般无能。”纳兰潇潇抿了抿唇,忽而想到自个的母亲仍埋于洞中,不免悲伤起来,喃喃自语道:“没了这前朝宝藏,只希望,大荣朝朝野之人或是江湖中人不要再起任何纷争。”又过了两刻钟。山上除了方才那三位女子,还未有人下山。夏贞熠发觉情况不对,于是吩咐手下:“你们先带两队人马上山,记住勿要打草惊蛇。”这会儿,关在车里的汾王踢动囚车,大喊大叫。小兵上前禀报:“王爷在车中谩骂不止……”“找块布。”小兵立马会意,回了一声‘是’,便即刻退下。“夏贞熠,你私自放走盗宝之人,本王,本王定要参你一本!”东方怀贸不经意间,正巧看到下山的纳兰潇潇。他还要再喊,这时嘴里塞了一团布,他本就带着锁铐,这下又被封了口,只能气愤地抬脚往车上乱踢。夏贞熠听到汾王的话了,但他丝毫不在意。他早已知道那三位女子是何人,只不过她们身上并无前朝珠宝在身,抓与不抓,无任何区别。另一边,纳兰潇潇行至半路,遇到从家中赶来的丈夫与弟弟,之后一行五人一起返回万家山庄。两日之后。小牛山山脚驻扎的军队才撤走。这几日,小牛山周边的百姓皆在谈论,山下驻兵一事。而后,他们又听说,汾王意图谋反,被京都来的贵人押回京都了。听到这一消息,澄阳城的百姓无不欣喜若狂,自从汾王来了澄阳之后,无恶不作,只恨他们作为平头百姓举报无门。这下,他们倒不将山下驻兵一事放在心上了,街头小巷谈的皆是那汾王回京之后,会受到何种处罚。汾王受到何种处罚,远在澄阳的百姓自然不知,恐怕要过一段时间,京都的消息才会传到澄阳。宝藏一事完结之后。姜太后听皇帝述说,那前朝宝藏之地如何如何凶险,那些去探宝的江湖人皆丧命在洞里,便不由得担心自个的外孙。于是,她趁着外孙今日进宫,将他传唤至身旁。夏贞熠刚到,瞧见文昌帝也在。文昌帝面含笑意,他拍了拍夏贞熠的肩膀,“阿熠也来了。”“陛下。”夏贞熠规规矩矩行礼。“你呀,莫要这般客气。”文昌帝想不通,外甥小小年纪怎会养成这副老成模样,“对了,今日朝上,大臣们提议将汾王发配荒芜之地终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陛下,臣不敢妄论。”文昌帝一脸无奈,正要出言训导他几句。“你们二人在聊些什么?”“母后。”“外祖母。”姜太后提着小锄头来到亭子中,就着摇椅躺下,喘了两口气:“老了,老了,以往哪会这么快便疲累了。”“外祖母需多注意身子。”夏贞熠劝道。“阿熠说得是,或交予宫婢们来做即可,您何必亲自动手。”文昌帝附和着。“好好好,等本宫老了,便不种了。”姜太后笑呵呵打趣,转头看向外孙,问道:“此番前往澄阳,可有受伤?”夏贞熠抬眼,认真回答:“外祖母放心,阿熠并未受伤。”“那便好,至于那混账东西……”文昌帝额角跳了跳,还以为太后要为汾王求情。然而姜太后话说一半,却止住了话头。她岔开话题,谈起另外一事:“阿熠也不小了,皇帝不如帮他留意一番,哪位大人家中有好姑娘,好让咱们阿熠早些成家立业。”“是,母后说得是。”文昌帝飞快应答,心想:只要不是为汾王求情,一切都好说。“外祖母,舅舅,阿熠年纪尚小,冠礼之后再说吧!”',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