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雨晴书屋>时空穿越>铁血残明> 第五百零六章 河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零六章 河岸(2 / 2)

安庆营和京营逼近到百步,部分使用火铳和弓箭的士兵接近到七十步,朝着清军阵型射击,清军以盾牌掩护,也用轻箭仰射反击,但因为距离太远,几乎没有造成什么杀伤,仅仅起到骚扰的作用。

正红旗的固山额真认旗坚持驻守在南岸,清军后卫的阵型十分稳固,马匹的骚动也没有影响到他们。

对岸所见的清军骑兵就有一千以上,大部分是刚撤退过河不久的,仍在对岸防备明军过河,实际上双方都精疲力尽,庞雨根本没有过河的打算。

河岸边散落着一些破碎的肢体,庞雨蹲下看着一具尸体,与庞雨在安庆平日所见的人不太一样,清军中几乎没有大胡子,嘴唇上一般只留下几根胡须,大部分的下巴没有胡子,少部分有山羊须。

塘马复述之后调转马头往南飞驰而去。

趁着明军混乱,清军快速整队脱离,迅速将距离拉开。

南岸清军后卫步兵阵一阵骚动,北岸观战的清军中一阵喧哗,因为之前都是骑兵交战,他们似乎都没想到明军能这么快把炮运来。

庞雨举起远镜,对面的正红旗大旗下有几个将官,他们也在凝视着庞雨,虽然庞雨完全看不清对方的神情,但他很确定必定是满怀怨毒。

周围的清军面孔看起来都差不多,庞雨一眼看过去,几乎没有特别的印象。

押阵的六百多清军分为三股,看到明军接近,停止收拢溃兵,开始交替掩护往北撤退。明军骑兵也分作三股,距离清军百步左右跟随。

陈如烈举起远镜看了看,河道中间的冰层已经碎裂,各种杂物漂浮在水上,有些位置用木板搭在两侧未开裂的冰层间,先前到达的清军拥挤在木板附近等待渡河。

“大人,骑炮兵到了三门炮,要不要现在就炮击?”

陈如烈点点头,转头叫过塘马,“去调骑兵炮上来。”

“岳托在济南死了?”庞雨思忖片刻,眼神不停闪动。

清军撒完银子依次撤退,一路移动时另外两路就列阵戒备,陈如烈知道安庆骑兵不是对手,只能以牵制为主。

但今天的骑兵里面,包括了王庄里面拼凑的人手,这一部分缺乏磨炼,又是拼凑而来,完全缺乏协同的默契,后撤之后队列散乱,军官号令无法传达,重组全无章法。

清军在前排摆出一层盾牌防御,然后开始分批撤退,留在南岸的数量持续减少。

这次清军一直追出一里多才停下,安庆骑兵继续跑了半里路,只有两个旗队阵型完整,其余人马队形散乱,往南逃得更远,队形根本收拢不住。

永定河南岸的旷野上人潮奔涌,撤退的清军边走边集结,仍有不少被人群冲散。

紧接着再两声炮响,方才还坚固无比的清军后卫阵型瞬间土崩瓦解,在一片惊叫声完全溃散,巴牙喇和甲兵争抢着冲向那些过河的木板,与先前聚集在那里的骑兵拥挤在一起,固山额真的旗帜晃动几下后终于倒下,人群的尖叫和马匹的嘶鸣响成一片,靠近河道的人被不断挤向冰层边缘,成群的人和马被挤进水中。

由于这种预期,后卫很容易崩溃,所以正红旗的那个固山额真坚持亲自押后,至今仍留在南岸。

他们的人数和战力都远不如清军,但清军也拿这两百骑没有多少办法,对方始终回避交战,只是若即若离的跟在后面。

陈如烈对亲兵道,“去传令骑炮兵随后跟来,跟在咱们后面两里。”

清军的渡河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先行撤离两翼的骑兵,最后是那两百步战的巴牙喇和甲兵。没有了牲口的不确定因素,这些重步兵最后的撤离行动会更可控。

明军骑兵对峙了这么久,也没能有效的打击这些重步兵,这些清军的重步兵后卫没有丝毫动摇,已经过河的人马在北岸观战,等待正红旗全部人马过河。

清军这轮冲击之后,陈如烈只收拢起一个局,周遇吉和陕西抚标的家丁没什么损失,但有一部分乘机脱离队伍去抢夺银两和物资,李国政的人马只剩下百骑左右,他随即脱离追击,往南去攻击一支落单的西虏。

双方打打停停,最后到达杨村渡口,押尾的清军距离渡口一百步就停下,开始列阵掩护。

陈如烈站在王庄外,等候庄内骑兵加入。

仍在紧追正红旗的只剩下陈如烈和周遇吉,总共只剩下不到两百骑,一路追着正红旗固山额真的旗帜,保持一百步左右的距离。

安庆骑兵没有停留,继续跟在清军身后,陈如烈往后看时,郑嘉栋的人马已经所剩无几。

庞雨知道涂典吏的意思,现在正红旗溃败,辽镇在东岸没有大的河流阻挡,肯定会赶来抢战果。

……

清军骑兵离开两翼,都集中到了渡口,骑兵纷纷下马牵着坐骑,排队准备过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