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气晴朗,还不到早上七点,天上的太阳已经炙烤起了大地。天空中一个黑影快速的掠过,可不一会身影又折了回来。“老大,你到底认不认识路?”“你别吵吵,都是你问问问,问的我都迷糊了!”孙林有些恼羞成怒道来喜连忙闭上嘴,好汉不吃眼前亏!孙林也好久没来过两个小姨家,只记得三姨王连香和小姨王连花都嫁到了外村。小姨离龙头沟稍微近一些,三姨则远一些。但孙林他是从京城市中心回来的,所以他离三姨要近一些,就想着先去三姨家。可这一个地方都转了几遍了,也没发现原主记忆里的村子。“算了,下去问问路!”意识附在来喜身上赶路快是快,一个小时能飞六七十公里,这还不是来喜全速的状态。但有一点不好,遇到不熟悉的地方它没法问路啊!于是找了个没人的角落,孙林出了空间拎出自行车。骑了不一会就看到路上的人影。“兄弟,问个路,马关村怎么走?”孙林赶上一个青年停下车问道“马关村?”青年看了眼孙林的穿着和脚下的自行车,有些自卑的缩了缩身子,一身补丁的他有些不好意思。“你骑超了,你往回骑看到一个木头桩子,那旁边有两条道,你往左骑个几分钟就到了!”“那木头桩子原来是挂着牌子的,最近不知道哪个缺德的玩意给拿走了。”“好嘞!谢谢兄弟!”孙林感谢了声踏上车就往回走“哦,对了,那个左边是指来的左边,你往回骑的话就是右边,别搞错了!”青年好像想起什么冲着孙林的背影喊了喊。“知道了,谢谢!”孙林摆了摆手“这人还挺热心肠!”孙林心里乐呵了声果然刚骑几分钟,就看到一个三米多高的木头桩子。孙林往右拐了个弯,七八分钟后终于见到了熟悉的场景。村口右边那周围种满树的池塘就是标志,只不过这时候池塘的水已经见了底。接下来的路孙林就熟悉了,没两分钟,孙林停在一个院子前。篱笆墙的院子,木棍和木板拼成的院门,从外面还能看到里面房子灰白色的茅草屋顶。孙林上前拍了拍院门。“啪啪啪~”“有人在没?”“谁啊?”里面传来声音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过来开了门,看见门口把着自行车的孙林脑中找了找画面,硬是没想起来是哪个。“你找哪个?”中年问道“叔,我找王连香,我是他外甥孙林。”孙林笑着说道哪知道话刚出口,中年一激灵,一把推开院门。“快进来!快进来!连香,你家孙林来看你了!”一边说着一边就想帮孙林提自行车“爸、妈,小志,孙林来了!”
孙林心里有些想笑,这中年喊话就跟他是鬼子进村了让大家赶紧跑一样。中年看孙林在前面把着车把手,他不方便插手便走到了后面给他端起了车后座。“叔,不用!不用!”孙林这提着车刚进院子,院子里的四间房外乌泱泱的冲出来一堆人!大大小小的加起来十几二十个...冲在最前面的人孙林也熟悉,他三姨王连香,不到三十的年纪看上去却像是四十多。“林子?”冲到孙林身前的王连香一时有些不敢认他变化也太大了,这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以前孙林生病的时候王连香还去看过他,那时候的孙林已经瘦的不成样,浑身皮包骨,又高又瘦。现在哪儿还能看出一点以前的迹象,身上也有肉了,这个头又高了一大截,比这个院里所有的人都高!“哎,三姨!”孙林站那笑着喊了声这一声三姨叫的刚才还一脸笑意的王连香眼泪哗的就流了下来。“好!好!好!林子病也好了,也出息了!”王连香抱着孙林使劲拍了又拍。像是想把孙林的过去都给拍走般。“三姨夫!爷、奶!...”被抱着的孙林挨个打了个招呼大人们纷纷笑着回应,旁边的孩子们也不知道他是谁,一个个的早就盯上了自行车上的两个大麻袋。在小孩子的记忆中,但凡家里来客人,还带着东西,那绝对有好吃的。“连香,你先放开林子吧,再这么抱下去他得出不了气了。”三姨夫葛大志笑着打趣道“就你会说!”王连香回头瞥了他一眼也没再继续抱着孙林。孙林拎起一麻袋跟着王连香进了屋子,一群人跟在一旁,像是被包围的什么大领导似得。“孙林,还得谢谢你前几次送来的红薯,没有这些红薯,家里可得受不少罪。”老太太坐在一旁握着孙林的手说道“奶,客气啥,你是我三姨的妈,那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用说两家话!”孙林笑着说道这话说的老太太还有这一大家子心里可舒坦的不行,老太太心里也是有些感慨。其实之前葛家对王连香也不是太好,起码没现在好。葛家也偏心,偏心一家最小的女儿。但比原来孙家好的是,老两口偏心的没那么狠,对于老大、老二家也没那么苛刻。毕竟女儿还是要嫁出去的,最后他们老两口还得靠两个儿子养老。可哪儿知道就因为这一点点的公平,就得到了现在的结果。要是当初对老二家不好的话,那现在什么结果可就不好说咯。最大的可能就是分给他们一些红薯然后就分了家...“我们也知道现在粮食不好买,价格还一天比一天高,但家里也没啥钱,我们给你存了些鸡蛋,你走的时候记得带上啊!”老太太拍了拍孙林的手说道“别,你们留着吧,给孩子们吃!我那你们上次送过去的鸡蛋还没吃完呢,给孩子们补补!”孙林却是笑着摇摇头同时心里也颇感安慰,这些鸡蛋虽然远不如他给的红薯价值高,但起码三姨这一大家子还懂得感恩。这些红薯虽然对于他来说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他也不希望喂了白眼狼。他也没指望葛家能帮他什么或者给他什么,能对他三姨好些就够了!现在看来,还是蛮好的。老人对三姨蛮爱护,三姨夫对三姨也蛮好。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