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3章 831计划(2 / 2)

“如果说只是忽略了,其实也还好。”

“关键是,我举个例子哈!假如我们死活无法攻克某个项目中某个小技术点,最终为了整个项目的有序推进,不得不决定从国外采购相关小技术点,或者因为国外不卖给我们技术,我们决定进口相关的产品。”

“最后等我们的项目上市了,结果过了几年时间,机缘巧合之下我们才知道,隔壁的军工厂当初已经攻克了这种小技术,您说这得多难受?多恶心人?多膈应啊!”

“关键外汇花了、隔壁厂的技术没有门路,最后放弃了。”

“您说这事儿,算什么?”

“要我说,这是对国家资源的极端浪费啊!”

听到这里的时候,这两位领导脸上浮现出错愕的表情,最后忍不住对视了一眼,看到了彼此脸上的苦笑!

因为他们不得不承认,王烨说的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发生!

为什么?因为现在国内开放了,认识到了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想方设法的进行弥补,而弥补的办法,一边是自主科研,一边就是对外购买!

民用领域在购买外国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就比如之前的石油设备,军用领域其实也在购买,就比如前几年引入的英国的l-7线膛105毫米坦克炮技术,虽然这种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当时不算很先进的,但是国内差的更多,也是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

当然了,坦克炮是重点项目,出现这种技术遗漏的概率不大。

但是也不是所有军工项目都是重点项目,而每一个大项目,其实是由无数小项目、小技术、小零件给组合起来,鬼知道里面有没有哪一部分,国内早就搞定了,而总项目团队根本不知道,为了项目整体进度,不得已外购!

花了宝贵的外汇,买回来已经拥有的技术,简直就是冤大头行为!

最后,王烨叹了口气说道:

“所以在发现这个情况之后,我和我们的委员们聊了聊,沟通了一下大家过去在研究所研究院的工作,发现类似的情况可能不少。”

“很多技术搞出来了,但是一时间也不知道用在哪里,就这么搁置了。”

“所以我琢磨,要不要咱们军工系统,也像我们鲁齐省的工业系统一样,按照时间周期,搞一搞这个产业链大会,大家互相接触接触,聊一聊,可能大家交流过程中,技术就能查漏补缺,解决刚才的那个问题。”

“甚至部委可以搞个索引,把大家的技术储备,以标题和梗概的方式进行整合,方便大家彼此查询,比如我们要搞个什么产品,缺乏了什么技术,我们可以先去这个索引里面查一查,如果有的话,这不是万事大吉?”

听到王烨这么说,顿时在场的两位领导脸上浮现出一抹喜色,而王烨则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不过,这么搞也有问题。”

“一方面就是保密,虽然咱们国内的技术,和世界的先进水平差距不小,但是兵者诡道也,不就讲究个虚虚实实,让敌人摸不清楚状况吗?所以哪怕是标题和梗概,也是需要严格保密的,再加上相当于把全国的技术都汇总了,其实存在风险。”

“另外一方面,就是各个研究所和军工厂的‘利益’问题。”

“过去咱们是一盘棋,未来咱们上下还是一盘棋,但是棋子和棋子之间,我认为得有‘距离感’,不能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类似咱们出口创汇的规矩,大家不能互相抄甚至白嘴儿要,这是不合理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这个大会办成了,我们联合体去参加了,我们看到这家军工厂的技术好,那家研究所的技术好,然后我们都直接要过来,这也是不合理的,不利于激发各个单位搞科研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进入良性循环。”

“我认为,可以这么搞,比如我们某个零部件生产不出来,其他军工厂可以,那我们就应该花钱找人家代工,只要价格合适就行,而军工厂拿了我们代工的钱,就有了企业利润,就能继续投入科研,这是正方向的循环。”

“如果某种技术,确实需要从研究所引入,那该掏钱就掏钱,我认为这是合理的,或者也可以搞联合研发,就像我们和鲁齐省的其他三线厂那样。”

本质上王烨说的这些内容,在几年之后随着五机部变成北方工业总公司,以及全国各种军工厂的企业制改革,就会开始一步一步的实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