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草图一张接着一张定稿,阿四和他率领的生产团队也没闲着。
根据杨守安他们前期的调研分析,想要生产出适合非洲国家大部分消费者的服饰,最关键的有两点。
一是成本不能高,单件的人民币售价区间要控制在50-200左右,不然就很难在非洲国家形成规模效应;二是衣服一定要耐穿,哪怕是经过多次清洗也能做到不磨损不褪色,这主要考验的就是原材料的选择和制作工艺的水准。
照着这两个大目标,阿四拉着车间的几个技术骨干日夜奋战,期间还请教了很多纺织行业的专业人士,有康乐村里老一辈的手艺人,也有高校的学者教授。
为了实现衣服的高透气性,一向“抠抠搜搜”的阿四甚至还厚着脸皮找杨守安申请了一笔资金,采购了几台自动化设备,说是无论如何都要把这第一炮打响。
伙伴们众志成城,杨守安自己作为计划的提出者,自然也是铆足了劲想要尽快找到几个合适的非洲客户。
但不知道是运气欠佳还是城市历史的特殊性使然,他用尽了人脉,差点把腿都跑断了,却还是收获平平。
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杨守安和周清茹又去(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