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太好了!”
蔡邕突然来了精神,“我给你说,就在月初,我新得一女!”
张新愣住,掰着手指头算了算。
“老师,你今年......五十七了吧?”
蔡邕点头。
“好屌!”
张新竖起大拇指,随后恭贺了一番。
蔡邕哈哈大笑。
胡子都翘到天上去了。
蔡邕之后,其他人也陆续到来。
黑山那边,来的是杨凤、黄龙、陶升这三个老熟人。
张新询问了一番黑山黄巾的生活。
“有君侯相助,比起先前好太多了。”杨凤等人感激。
“那就好。”
张新十分欣慰,令人给他们安排住处。
甄氏那边来了两个人。
一个是张新的老熟人,负责渔阳互市的甄南。
另一个是一名少年,他不认识。
少年见到张新,躬身行礼。
“小子甄俨,拜见宣威侯。”
“阿豫怎么没来?”
张新扶起甄俨,有些疑惑的问道。
当年甄豫被何进征辟后,没过多久,甄逸就因病去世了。
甄豫只能辞官,回家守孝。
这事他写信告诉过张新,张新也派人去吊唁过。
按理来说,甄豫的孝期应该早就过了,不可能不来啊。
甄俨闻言叹了口气,“昔年父亲亡故,大兄回乡守孝,孝庐条件简陋,大兄不幸染病故去了......”
“阿豫竟然故去了?”
张新闻言一愣,随后好言安慰了甄俨一番。
待甄俨走后,张新心中暗道:“看来日后得找一个机会,更改一下守孝制度了......”
古时的守孝制度,实在是太不人道了。
二十七个月的丧期,只能居住在一个简陋的孝庐里,夏天漏雨,冬天漏风。
期间还不得饮酒,不得娱乐,不得食油腻
对个人而言,这是一种折磨。
对国家而言,一个人三年不干活,那也是一种损失。
更别提守孝之人,随时还有可能因为生活条件太差染病,或者被有毒的蛇虫鼠蚁叮咬而死。
这种陋习,必须要改!
幽州那边,关羽也来了。
他不仅来了,还将一家子全部带来了。
胡氏、周氏、关平
还有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
关兴提前出生了。
张新与关羽许久未见,自然少不得把张辽等人叫过来,好好的喝了一顿。
乌桓那边,居术亲自前来道贺。
顾雍、阎柔、鲜于兄弟、牛丰、陈松等故吏职责在身,无法前来,但也都派人送信祝贺,并带来了礼物。
十月廿八,张新起了个大早。
婢女们早已准备好东西,见张新起来,连忙给他穿上喜服,开始打扮。
王柔挺着个小肚子站在旁边指挥。
待到下午,随着蔡邕一声‘吉时已到’,张新带着迎亲的队伍,一路上吹吹打打,往张牛角家中而去。
张牛角家周围皆是黄巾旧部,他们知道张新成婚,自发的在道路两旁祝贺。
家中,张宁早已等候多时。
张牛角、左豹、胡才、李乐等人充作娘家人,送她出嫁。
张新接到人,又吹吹打打的回了州府。
回到州府,正是黄昏。
《礼》曰: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蔡邕充作证婚人,见张新迎亲回来,大声喊道。
“新人入堂。”
张新与张宁迈步进入堂中。
宾客们眼睛一亮。
男子玉树临风,潇洒倜傥,女子明眸皓齿,如花似玉。
好一对金童玉女!
汉时并不流行盖头,因此张宁只是拿了一把团扇,挡在脸前稍作遮羞。
宾客们要看,还是能看清的。
见二人入堂,蔡邕又喊道:“新人同牢!”
同牢,便是新婚夫妇共食一块肉。
百姓家中,这块肉会放在碗里。
张新是列侯,这块肉则是放在鼎中。
二人拿起筷子,一起吃了一口。
“新人合卺(jǐn)!”
合卺类似后来的交杯酒,只不过此时还不用双方交臂,而是用专门打造的一对合卺杯来饮酒。
张新拿起合卺杯,看着张宁微微一笑。
张宁回以微笑。
吨吨吨吨吨
合卺酒需连喝三杯,称为酳(yìn)酒。
张宁喝完,小脸微微泛红。
蔡邕见状微微一笑。
“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新人解缨。”
张新闻言,伸手取下张宁头上的许婚之缨。
“新人结发。”
张新拿起一旁的小刀,割下一缕头发。
张宁亦是如此。
一旁等待的婢女连忙上前,用红色的绳子将两缕头发编成一个结,随后放入一旁的锦囊中,以示永结同心。
“礼成!”
开吃。
张宁被送入后宅,张新则是留在前院招待宾客。
从幽州到并州、从并州到青州
此时院中可谓是高朋满座,正是个加深感情的好机会。
张新从蔡邕喝到郑玄,从郑玄喝到麾下官员、将校、朋友,再到黄巾旧部
晚上是人被抬回去的。
张新吐了好一会,稍微清醒一些,就要洞房。
“你今天都喝成这样了,好好休息吧。”
孩子都满月了,张宁倒是无所谓。
张新不听,就是要洞房。
老婆这么好,必须要给她一个圆满。
才不是他好色。
次日,张宁起床。
按礼法来说,今日她要早起沐浴,带着枣、栗、和腶(duàn)修去拜见张新父母,侍奉他们进食。
枣取‘早’之意,栗则是‘战栗’之意,腶修则是捣碎的,加了姜桂的干肉,为振作之意。
三者联合起来,便是寓意新妇会早起勤劳,努力操持家事。
不过张新父母不在,这步倒是可以省略。
张宁洗完澡,来到后院的正堂。
王娇等人带着孩子,早已在此等待。
见张宁来到,她们依次带着孩子进来拜见,口称主母,让孩子唤张宁为母亲。
刘华有点特殊,因此张新和张宁都没有让她过来。
但张平是来了的。
张宁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她们,正式成为了宣威侯府的女主人。
过了几日,宾客们开始陆续告辞。
张新一一相送。
正在此时,一骑赶来,求见张新。
“可是宣威侯当面?”
“你是何人?”张新问道。
“在下乃故典军校尉曹操族弟,曹仁。”
曹仁行了一礼,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
“我家族兄请我把这封信送给宣威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