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赳赳老秦和宋老生绝不是倚老卖老的两个样子货。他们对于局势的判断非常精准。赵括一接替廉颇的位置,便把关键位置上的将领换成了自己人。当然,该行为无可厚非。毕竟一个人一个做法。要是让赵括去用廉颇的班子,便无法达到赵孝成王想要的速战效果。因为新人和不熟悉的班子需要磨合时间。而且临阵换将是大忌,廉颇的老班子对赵括肯定是有意见的。所以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干脆换上自己人,省得到时候还要花时间去调和矛盾。等赵括把自己内部的事情梳理完,他便立刻派兵前去试探秦军。结果是连战连胜,赵军士气大涨。“果然,已经既定的历史,不是小人物能轻易改变的。”宋老生见战局朝着原剧情发展,下意识发出感叹。正在此时,营垒外有一名骑兵策马而来。等来到近前,骑兵翻身下马。“将军,大王有令,即刻出兵,速败秦军!”显然,传回邯郸的战报让赵孝成王产生了一种错觉。一种可以在同等兵力下,正面击败秦军的错觉。“传令三军,全线出击!”赵括下令,目光锐利。从赵括的视角,他的决定也无可厚非。毕竟让他接替廉颇的位置,便是为了速战速决。再就是秦军接连大败,军心必然不稳,而赵军则士气大涨。此消彼长之下,赵括才认为自己的胜算较大,所以才会立刻下令全线出击。不多时,赵军精锐横渡丹水,直扑南岸的秦军士卒。双方一接战,高下立判。赵军势不可挡,一路突进。反观秦军则大败亏输,死伤惨重,逐渐乏力。而战斗的结果也让赵括进一步验证自己是对的,所以他没有停下脚步,决定继续追击秦军。“可恶,我们竟然被当成了牺牲品!”胡马长刀染血,四周是望不到尽头的赵军精锐。“怎么不见招摇的身影?”与胡马一伙的领主低声询问。“从开战之初,他就从未现身,积分也毫无动静,显然是躲在后面看戏!”一个领主暗暗咬牙,话语之间怨气满满。“杀!”正当他们说话间,赵军势如破竹,杀入秦军驻地。因没有援军,胡马等人很快就被赵军淹没。显然,长平之战接下来已经没有了他们的戏份。“王龁,你领两万五千骑兵,前去攻占长平关!”“招摇,你率领五千骑兵,前去攻占故关,之后南下切断赵军主力与后勤部队的联系!”白起在赵军连战连捷之时也没闲着,立刻开始他的计划,以两支骑兵为线,准备将口袋封上。“诺!”王龁被派出去执行重要任务不奇怪。毕竟他本身就是秦国培养的新生代将领。可李玄被派去执行更重要的任务却是众人没想到的。因为李玄万一没顶住,白起的口袋就缝不上,赵军就有了喘息之机。四十万包围四十万本来就十分艰难,白起在此时却大胆起用新人,实在让人有些不解。当然,众人虽不解,可却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白起在秦国军界是柱石般的存在,没有人会质疑他的任何决定,除非和他目的不同。“本以为跟着你能轻松一点,可没想到如今却压力倍增。”明月一得知李玄接了个大活,忍不住出言调侃。安然轻笑道:“虽然任务是难了点,可只要能完成,好处也肯定不少。”李玄回忆道:“白起肯定不指望我们能独自守住赵军的补给线,所以他之后肯定会派兵前来支援。”“因此,我们的任务,其实是把门踹开,之后在门口站稳脚跟。”“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不多时,三人一同领兵出营。……百里石防线上的故关,乃是长平战场连接邯郸的重要出入口。可此时,本应固若金汤的故关却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猛攻。“杀!”
秦锐士爬上简陋的云梯,与城墙上的赵军杀成一团。而在秦锐士之中则混有一些武器装备完全不同的士兵,可他们的战力却丝毫不比前者弱。“那是招摇的武川军团,明月的五军营,还有霓裳的陷阵营!”燕太子暗暗握拳,牙关紧咬。他自然知道长平关和故关是白起包围圈上的关键枢纽,所以才向赵括请命前来,驻守此地。可燕太子没想到李玄竟然会来攻打故关。正所谓闻名不如见面,燕太子此刻也是真正感受到李玄的可怕。“张郃,咱们撤!”燕太子终于作出决定。他死了无所谓,顶多被踢出战役副本。可要是张郃被活捉,他怕是要当场哭死。“是!”张郃望向城外,正好与李玄双眼对视。“果然是条强龙!”张郃内心自语,同时指挥大戟士且战且退。大戟士属于六阶重步兵,乃是燕太子麾下的精锐之一。燕太子一退,故关彻底陷落,李玄也算是给了素未谋面的对手一记迎头痛击。“此战,虽然我们是获胜方,可却也折损了三分之一的精锐。”明月皱眉道:“咱们接下来怎么办,直接南下吗?”李玄刚要回话,地平线上突然烟尘骤起。不多时,秦军的旗号逐渐显现。“当然。”李玄出城与前来的秦军将领完成交接,之后从他手上接手两千士卒,便立刻南下。正当李玄行动时,燕太子战败的消息也传了回来。“我知道你会败,可却没想到你会败得这么快。”齐小白有些惊讶。燕太子冷哼道:“等你遇到他,你就知道为什么了!”他虽然生闷气,可却也不恼。因为李玄是有实力的,他败得不冤。赳赳老秦沉声道:“如果是招摇带队的话,那就麻烦了。”众人闻言,瞬间明白赳赳老秦的意思。如果是秦国阵营的将领,或许赳赳老秦等人还有操作的空间。毕竟核心英雄就一个,可他们一方却有数个史实英雄镇场。李玄则不同。光是他明确带来的英雄就有王忠嗣和程咬金。此外,还有明月的常遇春,安然的高顺也都十分难缠。因此,赳赳老秦才能立刻意识到自己等人的处境有多不妙。“咱们必须立刻联系赵括,借他之力,守住大粮山!”白山语气铿锵,直接起身。正在此时,营垒外一骑快马来报。“禀报将军,秦军已出兵截断我军与大粮山的补给线!”赵括闻言,脸色巨变。而收到消息的众领主则相视无言,陷入沉默。自此,白起构想中的三段式八字形,依托空仓岭防线,长平关,大粮山的包围圈,已彻底合拢。“即刻领兵回援,夺回百里石防线,重新疏通与大粮山的补给线!”“其余人与我留下来,与秦军缠斗!”赵括做出了当时的最优解。一方面派出数倍兵力前去夺回丢失的防线,一方面不给秦军反扑的机会,继续向前施压。四十万大军不可能说撤就撤。一旦阵型散乱,人心离散,正等待机会的秦军便会一口咬上来。然而,白起在这时却不再遮遮掩掩。而他的亮相也让连战连败的秦军找到主心骨,瞬间士气大涨。这就是标杆的力量!“传令三军,扼守各处要地!”“此外,即刻调兵前去支援长平关与大粮山!”白起硬顶着正面赵括多于己方的兵力,坚持抽调人手去稳住已形成的包围圈。而在同一时间,秦昭襄王抽调河东河内适龄男子组成的联军也来到了前线。白起对此感到诧异,之后眉头紧锁。虽然他有这个想法,可却还没有派人回去通知。秦昭襄王怎么就能肯定他的计划一定能成功?他又是怎么知道自己需要的是更多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