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雨晴书屋>未来科幻>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 第154章 开办学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4章 开办学堂!(1 / 1)

李济世听到这一番话以后陷入到了沉默当中,这的确也是他当前最为担心的一件事情。目前国内的局势刚刚稳定,百姓的生活也刚刚安稳下来,如果继续出兵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百姓民不聊生。首先要安定国内,让国内的百姓都能吃得上饭,多余出来的东西或许可以当军粮。开启一场战争首先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食物。现在火枪,火炮,弹药,火药之类的东西他并不担心。完全可以大量的生产。农作物这种东西它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一点一点的种植,然后等它从地上长出来。之前大周国库内的粮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为了调集大军,他们调动了大量的粮草,这也导致如今国库异常的空虚,如果一直再这样放任不管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军中断粮。“那依诸位所看,当务之急我们可以从哪里搞来粮食?”此言一出,顿时有一人站了出来,挥舞着手中的羽扇,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正是诸葛亮。最近一段时间诸葛亮一直在忙别的事情。已经很久没有在这朝堂之上出现了。李济世微微一笑,诸葛丞相向来计策无双,只要有他出谋划策,这件事情定然可以解决。“陛下,臣有一计,此举有伤天和,但却不伤我大乾百姓。”“如今倭寇那边已经被灭的差不多了,同时高丽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想必应当有不少粮食。”“若是可以派人将其运回来……”诸葛亮的意思很明白,就是用别的国家的粮食来喂养自己国家的国民。听到这话,李济世顿时眼前一亮,这个主意的确很不错!高丽和倭寇那边,对于自己来说都还算是敌人。倭寇那边的粮食自然不必多说,全部都运回来供养自己的国民。高丽百姓目前他想要全部收到国内,虽然表面上高丽还由他们的高丽王统治,但其实他们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之类的东西全部被摧毁的干干净净。尤其是记载任何历史有关的书籍。现在他们所说的话正是大乾的语言,平时过的节日也都是大乾的节日。如此一来最多两代人他们将彻底忘记高丽,只记得大乾。“高丽那边,把他们国库三分之二的粮食拉回来,全部用作我大乾学堂的伙食,所有百姓寒门子弟都可以吃这些东西。”“这件事情就交给诸葛丞相去办,同时乌赤你去负责协调,我记得术赤现在应该还在高丽呢。”乌赤正在无所事事的时候突然被点名吓了一跳,随后连连点头。“倭寇那边的食物能拉回来的也都拉回来了,这件事情应该郑和将军能办妥。”李济世并没有任何担心的意思,他相信郑和肯定会做出正确的抉择。那些粮食对于倭寇人来说简直没有任何作用,更何况如今的倭寇已经被灭了,那些粮食放在那里也就是生蛆,发霉,还不如带回来吃。朝堂之上自此再也没有任何的反对声音。
刚才还提出反对意见的文官此时也是满脸笑容的看着李济世。他们这些文官本来以为陛下是一个听不进去大臣谏言的人,可是现在才发现陛下其实能听得进去,而且还会做出正确的决断。只要是这样的话,他们就知道自己辅佐的是一代明君,如此一来便可安心。李济世看着这些大臣也是笑了起来,随后安排礼部尚书下去随老师一起去学习外语,现在还需要很多懂外语的人才。总不能只有几个老师外加上自己会吧。国子监当中如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老师,这些老师全部都是系统赠予的那些博士生。他们在物理化学的方面造诣极高,只要有材料,他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搓出航空母舰。这些人可是极其重要的人才,对自己忠心耿耿,同时还可以帮自己教导更多的科学人才,这是他目前非常需要而且急切所需。系统赠予的那些教材他也命人开始摘抄。接下来所有学子进入到朝堂当中可以选择两项。其中一项便是从文学习治国理政的观念,同时要学习如何处理矛盾。百姓之间本来只是一些小小的矛盾,根本到不了造反或者杀人那个地步。但是因为当地官府的不作为,很有可能就会演变成流血冲突的事件,从而导致社会不稳定。他现在急需大量的基层人才让他们进入到社会当中,帮自己稳定住社会的情况。至于文科便是以后从政,理科的话则是投身科研事业。目前系统给予自己的科技奖励还是太过稀少,必须要发展帝国属于自己的科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科技长远的发展,不然等自己死了以后,帝国还是一副文盲遍地走的模样。到那时大乾就算再怎么文明恐怕也撑不了多久。李济世想到这,更坚定了自己要开办学堂的想法。大量的学堂开始出现在各个城市当中。目前这种免费学堂仅仅只存在于各个大刑州府主城当中。那种小县城基本上没有学堂的存在原因也很简单师资力量不够。必须要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然后培养出一些人才以后再由他们去县城开办新的学堂。紧接着就可以给学堂划分三六九等。小学学堂,中学学堂,大学学堂。里面教授的东西自然也是完全不同的。目前小学学堂范围还是比较广阔,毕竟小学学堂的目的只是为了让百姓识字,无论是谁都可以免费在百姓学堂当中进行学习。为此,李济世专门聘请了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儒生,让他们在这小学学堂当中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主要是帮助那些农民识字。这小学学堂的发展速度倒是异常的迅速,因为师资足够。他们又不需要学四书五经之类的内容,只需要能认得平时生活中所用的那些字就可以。基本上只要是一个识字的儒生就可以领每个月半两银子的工钱,然后在学堂当中进行教书。这对于那些没有生活来源的儒生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