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心已经按耐不住了。他的心里目前就只有一个想法。扩张,扩张。不停的扩张……仿佛就只有不停的扩张,才能勉强满足他空虚孤寂的内心。只有杀戮,才能填补他的寂寞。他已经养成了一种惯性。一旦没有的话……他会感觉到非常不习惯的。“世子,有信!”“什么信?是士燮送来的?”……“世子,是急信……”“要送去给丞相吗?”潘钰道:“先给我看一眼吧。”他说着,将信给拿了过来,打开看了一眼,是北方送来的消息,侯林守住了。潘钰笑了笑,说道:“是什么急信。”“这是北方送来的喜报!”“快去送给父王吧!”“好。”小黄门立刻就拿着信去找潘凤了。小黄门也很高兴。既然是喜报。那么,由他送去的话,就能够得到一点儿奖励。这个时候就能够凸显出一些潘钰的好手段了。就算只一个丝毫不重要的小黄门,也依旧能够得到他的一点儿照顾。从上到下。只要是和潘钰有交流的,都能够感觉得到,好像是如沐春风一般,在悄无声息之间就已经被潘钰所折服了。荀攸此时也来上值了。他看着潘钰时微微点了点头,他很喜欢潘钰这个年轻人。但他也猜不到潘凤的心里在想什么。若潘凤觉得这潘钰不错的话,那么早就应该是封潘钰做太子了。可是……潘凤现在一直没有封潘钰做太子。那么,他就不知道潘凤到底是为什么了。他作为一个臣子。这种事情也不好意思去过问,或者是说是根本就不应该是做臣子的去过问。潘凤不封,那么就是有不封的道理。现在,潘钰已经执政一年有余了,内内外外他都处理得非常好。并且,在过了这个冬天之后,饥荒最难的时刻就过去了。这饥荒能够处理得这么好,肯定是要记上潘钰一功的。这让荀攸想起了灵帝时期,在灵帝时期,那饥荒简直成为了……家常便饭。一年怎么也得来个一两次,而现在……仅仅就是这么一次饥荒,就足已让全国上下都活动起来。荀攸的眼中微微动了动,以他估算,在接下来的五年之内,将会迎来一次人口爆发。风国的人多了之后是有那么一定好处的。但也有不好地方。不好地方还是在于粮食问题。粮食就只有那么多一点儿,人口一下爆发了之后,粮食该如何分呢?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垦。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不过……荀攸觉得他应该是活不到那个时候了。因此,他是想要将这个计划献给潘钰,让潘钰来做这个计划的执行人。那么,潘钰身上的功劳就会变得越来越大。他就盼着,要是以后潘钰成为了这风国的王,能够稍微照顾一下他们荀家族人。随着潘凤占领了颍川,荀彧死了之后,荀攸就将荀家一族给迁到了风城来。荀攸觉得他可以死,甚至他的这一家人也无所谓,都可以死……只不过他们这荀氏一脉必须得传承下来。
他的身上肩负着很多东西的,他乃是荀子的传人,需要一直一直不停的传承下去。百年,千年……千年以后荀攸肯定是管不了了。不过,只要也能够将潘钰给扶持上位的话,百年至少能够保证的。但他作为的群臣之首,又不能太过于的偏袒潘钰了,只能是以个人的能力稍微去扶持一下潘钰。比如,这次的耕种计划。他就还准备悄悄的告知潘钰,再让潘钰去执行。潘钰现在在很认真的做事儿,荀攸也并没有去打搅。心里也想着,要不要从荀氏一族之中,挑选一个女子,嫁给潘钰。……潘凤打开了北方送来的信,“好啊!”“没想到……侯林这小子还真是守住了。”侯林在右北平郡和魏军激战半月。最后,由侯林亲自带着人马冲杀出去。一举击溃了魏军,守住了土垠县城。“这一仗打得不错的。”“当嘉奖,嘉奖……”潘凤很高兴,他都准备给侯林封侯了。他将手里的信递给徐晃。徐晃在看了一眼之后,也是非常的高兴,他的眼睛里微微动了动,说道:“不错啊!这一仗打得就很漂亮,这一手主动出击,可谓是神来之笔。”潘凤问道:“是该给侯林封侯了吧?”徐晃摸着嘴角,说道:“丞相,再等等吧!”“等北方的战事儿完全打完之后再说。”“不宜……”“半途而庆。”潘凤道:“你说得倒是也对。”“但这侯林打了这么多年仗了,心里就在等着这一刻呢。”“也该给他一点儿奖励了。”徐晃道:“先赏他一点儿。”“行!”潘凤微微扭动着脖子,说道:“你说的是对的。”站起身来。推开了门。外面已经开春了。冰雪也几乎已经融化。墙角的一些缝隙之中,钻出了一抹抹的绿色来。大地都在缓缓回春。最为艰难的日子,终于是要过去了。潘凤说道:“该播种了。”“吾得出去巡视一圈儿,看看外面播种情况如何。”“城内就交给你和子鱼了。”“希望等吾回来时候,希望还能得到更多的好消息。”……曹昂所得到的可就不是好消息来了。他此时想骂,但是又不好意思骂出口。程普的兵是他给了,命令是他下,而且,程普是孙权的手下。骂也应该是让孙权去骂。这就是曹昂最不喜的地方了。手下都是一些老将,大将,打不得骂不得的……相比之下。他还更喜欢带一些比较年轻有劲儿的小将。北方的雪还没完全融化。曹昂亲自来了无垠城下,城下冻着数不清的尸体。抬头朝着无垠城看去,多么的惨烈。就算是这城未能打下来,其实也怪不得程普,换做是谁来,这一仗也打不了。不过……曹昂的嘴里微微呢喃着,“临行之前,吾就已经叮嘱过了,打不下来的话。”“就他娘的赶紧撤。”“这程普的脑子空都装着什么什么玩意儿,硬是要死磕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