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雨晴书屋>现代都市>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417章 416洋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7章 416洋姜(2 / 2)

什刹海边已经很难买到大点的鲫鱼了,城外反倒还好一些,至于猪蹄,城外没有,城内也不容易买到,托人买上一副,价格差不多,却不如手里这俩壮硕。

“那我可收起来了。”见方圆不要,唐植桐将钱收起来,掏出一包大重九,沿着上方的封口拆开一半,在烟盒屁股上弹两下,将烟往方圆那边一递。

“嚯,大重九,你这抽烟的档次越来越高了。常听人说,这还是头一回抽。”明黄色烟盒非常显眼,作为一个合格的烟民,方圆即便是认不全烟盒上的字,但名字不会叫错。

大重九刚开始叫“重九”香烟,诞生于1922年,创始人叫庾恩锡,是华商亚细亚烟草公司出品。

1929年,在坚持了7年以后,庾恩锡因资不抵债不得不将“亚细亚”申请停业。

后来,到了1943年,云南纸烟厂成立,开始生产“七七”牌卷烟,同时重新生产“重九”品牌,使其成为“爱国烟”、“抗日烟”。

时间来到47年5月,云南人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云南纸烟厂成为其下属企业。此时的“重九”,注册商标为“人企”,所以烟盒上有“人企”字样。

1949年6月1日,原北大副教授苗仲华出任云南纸烟厂厂长,此时云南纸烟厂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苗仲华上任以后,授权李奇漠要求昆明美术界著名人士廖新学、严峻等人,对“重九”烟标进行了修改设计,并在“重九”前面加了一個“大”字。

“大重九”这个我们无比熟悉的名字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