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这份奏疏当中,张輗虽然列出了名单和罪名,但是,对于具体的情况,却一笔带过。
不过,既然张輗敢递上来,那么,他必然是有把握的。
英国公府执掌军府多年,所积淀下的底蕴,无人可以小觑。
而这些,就是张輗的底气!
上前躬身一礼,张輗开口道。
“陛下明鉴,军府积弊已久,上下风气不正,就臣转调军府这段日子来看,已经少有能出淤泥而不染之辈,臣在奏疏当中所列之人,多数已有证据,只不过,尚非铁证。”
“然则事关重大,如若继续察查,势必会引起此辈警惕之人,所以,臣只能先行上奏,待陛下决断之后,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这话说的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言下之意,证据当然是有,但是,能不能定罪,就不一定了。
果不其然,闻听此言,天子也皱了眉头,不悦道。
“所以,张同知你的意思是,你参劾的这些人,并无切实证据可以证明其罪行,也就是说,其中有可能存在冤枉?”
这番话口气当中,隐隐带着质问。
但是,张輗却并没有因天子扑面而来的压迫感而有紧张的神色,只是再次躬身道。
“陛下圣明,的确是有这个可能,但是,臣身为军府大臣,明知军府当中上下勾连,虽无实证,可也不敢隐瞒不报。”
“臣自知此举有些冒失,有可能冤枉大臣,但是臣又想,以陛下之圣明烛照,断不会因为臣一家之言,便妄加怪罪,必会令人详加察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