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更多的大军带着铁铲,开始沿着营地东边的栅栏墙,往鱼阳府城墙那边挖沟!
官军的骑兵,从东边攻过来的时候,其实没有必要一定要冲击太平军营寨。他们完全可以从营寨旁边绕过去,直接去冲杀攻城的士兵。以骑兵的速度,就算陈武通过控制攻城士兵规模、放远预警的距离以便提前回撤,仍旧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损失。
官军骑兵只要多来几次,就算没重创太平军,至少也能严重影响太平军的攻城进度。
那么,作为应对,陈武只要让他们冲不过来就好了。
三千名士兵一整个夜晚的努力,很快就让鱼阳府城头上的人呆住了。
一条宽阔的壕沟,从太平军营寨的东北角开始,一直向北延伸到了护城河前。挖出的大堆泥土,一部分堆到了壕沟的西边,形成丘壑斜面,进一步阻挠骑兵通行;还有一部分装进了土包里,用以填护城河,或者装进厢车,让车阵变得更沉、不易引燃。
在壕沟的两侧,太平军还打出了无数深浅不一的坑洞。
这些密集的坑洞只比马蹄的粗细大一圈,深度也就刚到马蹄小腿部位。倘若有战马疾驰中不小心踩上去,很容易失蹄摔倒,轻则马腿摔断,重则连人一起摔成重伤!
原本平整的地面,经过这么一出后,变得坑坑洼洼,丑陋不堪。就算是再没常识的人也知道,大队骑兵是绝不可能从这样地形通过的。
仅仅一天的工作量,还不够!
白天休整了一天后,当天晚上,太平军继续连夜作业。不仅加宽、加深了壕沟,还挖出了更多的坑洞。密密麻麻、数量不知道几千上万的地洞,足以让官军骑兵彻底放弃从这里通过的想法。
或许有人还没完全弄明白,事实上,陈武的手段非常容易懂。一句话来说:板洋河和鱼阳府的护城河之间,完全被太平军封死了。
靠近板洋河这段,是太平军本身的营盘。
从营盘东北角起始,延伸到鱼阳府护城河这一小段,是太平军挖开的壕沟和无数坑洞。
这个结果导致,官军的骑兵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轻易杀进来。硬要选择一段去攻的话,还是太平军的营盘相对容易一些。而这个看似薄弱的地方,也是陈武给官军骑兵留的口子。只要一千五百骑从口子中冲进阵中,再想出去就难了——除非他们弃马变成步兵,那样陈武的布置会变成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