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百姓,把田地挂在官绅身上避税。时间一长,官绅的田地越来越多。百姓很快将会无立锥之地,官绅开始对百姓进行压榨,元末乱世早晚会在大明复现,朱元璋看不得这种情况。好不容易把元蒙推翻,成立了大明。他不想看到自己成立的大明,也成为像元蒙那样的王朝。屠龙者,不能成为恶龙。大明江山要长长久久。朱允熥道:“如果让孙儿,站在皇爷爷的角度,其实很简单,杀就是了,杀人立威。”“杀?”朱元璋道。“就是杀。”朱允熥道:“皇爷爷的威望,足以震慑大明,你在的时候,军中那些老将都不敢乱来,先把他们的兵权收回来,再让皇叔们回来制约,让他们折腾不起来了,再宣布改了。”主要也是怕,那些武将听到连自己也要交税,从而制造了动乱。藩王正好可以压制他们。再有朱元璋的威望,军中没有人敢动。至于那些文官,大概就是骂人、冒死上谏、抬棺上朝等做法。收税先不收藩王,但等到整件事平息下来,再慢慢对藩王的封地动手,既然要收,那么一视同仁,全部一起收。只是早点晚点的问题。“制约了武将,他们乱不起来了,剩下的容易很多。”“主要是看皇爷爷,够不够狠,肯定有不少人以死相逼,那就让他们去死。”“地方的豪绅,一定会反抗。”“灭几个家族,他们就怕了,只要兵权在手,如果真的改了,可以收获部分民心,他们是反抗不起来了的。”“谁跳得最高,那就杀谁。”“杀就是了。”“最坏的后果,是皇爷爷的名声,未来好几百年里,将会臭得不能再臭。”朱允熥的想法,很简单粗暴。这么暴力的手段,非朱元璋不可。名声臭了,类似于雍正,后面的乾隆也沿用了这个方法。雍正开了这个头,乾隆沿用,骂名雍正自己背了。朱元璋不把骂名,当作一回事。他杀了那么多官员,可以想到名声早就臭了,在想朱允熥这个方法,可行性到底有多高。“你还是想的太简单了。”朱元璋摇了摇头道:“杀人,不是那么好杀的,咱就算能控制住所有兵权,得到稳固的民心,但要通过杀戮来改革,不好改。”以他皇帝的视角看待,朱允熥的暴力去改,听起来可行,一旦进行下去,变数太多了,不一定能成功,万一杀得不彻底,有人反了怎么办?“如果以你的角度去改,如何改?”朱元璋又问。以自己的角度,是暴力。朱允熥的角度,应该不是暴力了吧?“孙儿会找一个契机,先让一个县,或者一个府来尝试,通过这种方式,让朝中官员看得到这个方法的好处,以及税收的增长。”“这个叫做试点,先试点后推广。”“至于对外推广,也得要有铺垫。”“先查各地仓廪,查税课司、查户部,他们肯定没几个是干净的。”“查出他们的问题,再捉人,把整个大明,税收的弊端,以及乡绅豪族税收的问题等暴露出来,再以试点为例子,进一步推广。”
“慢慢的改,一步步进行到底。”“不过这样做,肯定也会遭到地方,或者那些勋贵、乡绅的不断反抗,但没有那么激烈,会相对温和一些。”“最重要的一点,如果皇爷爷以后交给孙儿改。”“孙儿先熬死部分老公侯、勋贵,他们的儿孙肯定没有他们的威望,勋贵反抗的声音不大,主要是那些乡绅。”朱允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说了说。这些不过是最初步的想法,而不是做法,距离可行、可做,差得还远了。真正要这样做之前,朱允熥必须和杨士奇等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商量、制定方法,才能做下去,否则肯定实现不来。想是很简单,做肯定难。谁都能想到,但不一定谁都可以做到。朱元璋微微点头,赞同道:“你这一个想法,倒是温和许多。”“未来改,是肯定改。”“特别是税这一块,不改的话,后面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大。”“就看皇爷爷想不想,在以后给孙儿改了。”朱允熥最后,笑着往老朱看去。朱元璋表情一僵,轻哼道:“你这逆孙,是不是想套咱的话?”给他机会改,就是等于说明,储君之位是朱允熥的了。“不敢不敢。”朱允熥笑了,又道:“皇爷爷放出这个消息,足够压下孙儿的那些破事,让他们乱传几天再辟谣,不会再有人讨论孙儿了。”“至于源头,锦衣卫能查,那就查。”“查不到,也算了,反正孙儿知道是谁派人传的。”朱允熥心里在想,朱允炆又犯傻了。用这种破招,这不是明晃晃的告诉朱元璋,谣言是他朱允炆造的。有些谣言,既然传出来,不会空穴来风。“应该不是道衍的计划。”朱允熥心里嘀咕,道衍那个坏和尚,给不出那么低段位的方法。肯定是建文三傻,那三个大聪明想的。不愧是卧龙凤雏啊!“行了行了。”朱元璋道:“咱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朱允炆已经离开了,他也没必要,把朱允熥留下,继续看奏章。朱允熥不客气,赶紧开溜。刚到家,只见杨士奇急匆匆说道:“殿下是否知道,外面的传言了?”连杨士奇都知道了,看来真的全部传开了。“知道了。”朱允熥道:“正要和先生说说,先生认为如何?”杨士奇毫不留情地批判道:“蠢招,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二皇孙让人传的,目的在于抹黑殿下,我们都能想到的事情,陛下想不到?”朱允熥认为,老朱就算想到,也还不一定相信是朱允炆,刚才就是最好的表现。“确实是个蠢招。”朱允熥笑道:“朱允炆身边的人,太想当然了,我见过道衍,可以肯定不是他的计划。”杨士奇问:“殿下准备,如何应对?那些传言,对殿下名声不利!”朱允熥把刚才,对朱元璋说过的话,给杨士奇复述了一遍。“想要压下一个传言,唯有制造另外一个更劲爆的传言,百姓们都是贪新厌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