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寿离开了酒楼,首先去找到冯胜。接下来要给朱允熥筹钱,去做一件很重要的大事,这件大事还关系到开海的问题。朱寿是答应了朱允熥,愿意帮忙,但心里没底。朱允熥的计划很长远,可是海禁是朱元璋定下的政令,朱寿认为哪怕朱允熥是皇孙,也不可以随意破坏吧?因此,先答应了,再去找冯胜商量是否可行。他们淮西武将当中,想法最多的人,非冯胜莫属了,朱寿把今天朱允熥所说的,全部给冯胜复述一遍。“冯老哥,你觉得怎么样?”朱寿拿不定主意。这件事是朱允熥提出来的,他们一定要帮,可事情又不简单,不好处理,怎么帮这就成了一个难题。至于钱的问题,现在倒不用考虑太多,他们又不是没钱,那么多老军侯都能给钱,若是朱允熥没办法成为储君,他们就算再多的钱也没用,因为随时有可能死了。千万不要低估了,朱屠夫的心狠手辣。冯胜听了,再想了好一会,问道:“当时的殿下,真的这样说?”朱寿点头道:“没错,殿下和我说了很多,但重点在于海上,陛下海禁,片板不得下海,而殿下要出海,你看怎么办?”冯胜说道:“听殿下的,他敢这样做,必然有所安排,也有信心可以做好,禁海是没错,但殿下或许能让陛下开海。”这样听起来,确实没问题。“另外,你和我透个底。”冯胜想着又道:“出海,真能赚钱?真的有官员,表面上请求禁海,但背地里让自己的家族出海走私?”他对海上情况如何,了解不深。除了海禁的原因,还因为大海很危险,一个风高浪急,便是船毁人亡,茫茫大海,一望无际,一旦在海上出了什么事,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古人对自然,还是敬畏的。别说出海,就算江面上,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古人怕的正是如此。“是的!”朱寿是管漕运,但对海上的事情,也是略有耳闻。大明没有海运,但漕运有些时候,又免不了要和海上,有一些特殊的联系,其实他在暗中,也有一艘船在海上赚钱,只是暂时没有人知道。朱寿又道:“殿下不知道从何处,得到这个消息,也想效仿,至于那些官员背后的家族,我知道的就有三个。”“没想到,海上真能赚钱。”冯胜叹道:“通常风险越高的地方,越好赚,连殿下也想通过大海来赚钱,以及做他想做的事情。”朱寿问道:“筹钱一事,怎么办?”“还有,我们应不应该,配合殿下收购生丝、棉花等东西?”“殿下说的其实很有道理,很多我都是赞同的,但有些事情要做起来,远没有那么容易。”“我总是觉得,殿下要赚钱,不一定是为了救济伤残老兵,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具体什么原因,朱寿暂时猜不透。也是他根本想不到,朱允熥赚钱要做的,一是造船,二是打造武器,拥抱大航海时代,拥抱火器的时代,想要把大明发展起来,至于救济伤残老兵,只是碰巧被朱允熥遇上了。那么可以通过此事,找淮西武将们融资。只不过,救济伤残老兵,不是朱允熥作秀的行为,而是出于真正的同情,真的想帮他们,这件事做起来,一举两得。
冯胜也有差不多的感觉,但这个不重要,道:“殿下要做什么,我们就帮他做什么,到最后基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夺嫡!若是殿下失败了,我们的下场可能都不怎么好。”如果失败,他们差不多就是死。都快要死了,还保留那么多做什么?干脆梭哈朱允熥,全靠朱允熥活下去。“万一夺嫡失败。”“以殿下最近的表现来看,他不会没有准备,说不定目前做的,正是为了未来的准备。”“夺嫡失败,我们也许要死了。”“但殿下还有能力,带领我们抢回这一切,保住我们的命。”冯胜语气凝重,他早就把希望,放在朱允熥身上。如果将来真的要死了,他们自己谋反、反抗,有没有可能?当然是有可能的。但他们这些淮西武将,一起反抗之后,应该听谁的?无论听谁,谁也不服气,最后的结果是四分五裂,成不了大事。倒不如紧跟朱允熥,是常遇春的外孙,朱标的嫡子,身份地位和声望等,足够让他们拥护。冯胜又道:“殿下要钱,我们可以给他钱,要救济伤残老兵,我们帮他救济,从蓝玉被捉开始,我们注定是一个整体。”“我们没了殿下,是绝对不行的。”“如果殿下没了我们,还有陛下,我们不是殿下夺嫡成功的决定因素,陛下才是,谁当储君,就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但是,殿下夺嫡不成功,我们一定好不到哪里去。”“钱这件事,我来帮殿下安排,那些老匹夫在这时候,应该不会吝啬。”“至于生丝、棉花等,你来为殿下收购。”“记住,殿下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冯胜的语气,又凝重了几分。走到了这一步,早已身不由己。他们这些开国功臣,身份是尴尬的,兔死狗烹的事情,自古以来又不是没有发生过。冯胜还是看得,比较透彻的。朱寿点头道:“我明白了,也知道应该怎么办。”然后,他离开了。冯胜也不会闲着,在考虑如何帮朱允熥筹钱,一起融资去做大事。至于救济伤残老兵,冯胜也是乐意的,很多人都曾经是他们的兄弟,一起在战场上退下来的。其中有不少,也是冯胜部下。能看到他们,如此吃苦吗?冯胜大概是做不出来,如此冷漠无情,以前被遗忘了,倒也没什么,现在被朱允熥提出来,难以再遗忘了。“希望殿下,真的可以做到。”冯胜心里暗暗在想,觉得有必要,和朱允熥面对面地聊一聊。他们所有人,只能押注朱允熥,但这一场豪赌,背后关系重大。赌赢了,相安无事。赌输了,或许只能走李世民的路子,玄武门继承法,前提是朱允熥愿意带他们效仿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