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只要再回去,和老朱提起这件事,那么机会还是很大的。他也不怕老朱反对,因为他有理由,能说服老朱,可以促使老朱同意,最终慢慢的开海,把对外贸易合法化,从而收商税。大明的税收制度,其实挺乱的。特别在商税上面。至于农业税,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些都要改,但不是现在,有些改革,需要一步一步来,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契机,什么都能改。“海外,只是其一。”朱允熥又道:“还有西北番邦,茶马互市其实还在,布帛在番邦人看来,也是必需品,是重要的物资,只是运送到西北,路途遥远,没有出海那么方便,以出海为主。”朱寿只懂得打仗和练兵,对于商业不是很懂,问道:“殿下需要让我们,做些什么?”提起这个,朱允熥有些尴尬了。“首先,出海的船队,舳舻侯应该是有的。”“其次,原料,生丝、棉花、苎麻等,也要有。”“最后,钱。”“舳舻侯很清楚,我是没有钱,现在用的那些,还是问你借,那么我接下来,还想问你借钱,这个生意一定可以赚,赚到了再还给你。”“如果舳舻侯实在不方便,我只好另外想办法。”说到这里,朱允熥还是很不好意思。想法很多,构想也很宏大。听起来是很不错的样子,但这些所有加起来,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朱允熥没钱,连购买原料的钱都没有。初期的工资,肯定发不出。还有这个纺织厂,也需要有地来建厂,买地的钱,他同样没有。总不能以皇孙的身份,直接去抢原料。敢这样做的话,那些文官还不直接炸锅了,真要到了这一步,连老朱也保不住他。因此,需要拉到投资。最好的投资,就是朱寿等勋贵了。只要这笔投资到位,朱允熥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救济伤残老兵,还可以造船、造武器,进行新航路开辟,征服海外。这正是朱允熥制定下来的计划,伤残老兵的事情,成了朱允熥决定要做这件事的一个契机,所图很大,所想的也很伟大。“钱的事情,殿下不用担心。”朱寿想到这是朱允熥的计划,说不定还是夺嫡的重点。又能让那些老兵,有一个好的去处,他认为可以试一试。真的把布帛生产出来,确实不愁卖。何况退下来的伤残老兵,让他们去种地,可能连种地的条件都没有,要是不想死得不明不白,他们只能加入朱允熥的团队,一起搞贸易。“就算我拿不出那么多钱,但还有很多支持殿下的武将,一起凑一凑,绝对没问题的。”朱寿肯定道。只要朱允熥愿意开口,他们那一群老匹夫,都愿意给钱。朱允熥可是他们武将的未来和希望!“还有原料。”“现在需要准备生丝、苎麻和棉花等东西,若是你们愿意帮我,先一起筹钱,再汇总到我这里,拿去购买原料。”“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无论如何都得先给钱。”“否则我就成了强抢百姓的皇孙,当不了储君。”“你们愿意相信我,那么请舳舻侯回去和他们说一说,如果不愿意,我再想办法。”朱允熥自然不会,强迫他们同意不同意。但以他们对自己的重视,可以判断,一定会同意的。他们在表面上,还是一个整体。难以分割的整体。
朱寿信心满满道:“会同意的,殿下等我的好消息。”“好!”朱允熥点头道。然后,朱寿走了。他知道了朱允熥的所有计划,以及想要怎么做,马上回去为朱允熥融资,展示他们这个新的项目。“呼……”朱允熥吐了口气。说了那么久,说得嘴都干了,连续喝了三杯茶。做酒楼,赚不到大钱,改变不了大明的未来发展方向,唯有拥抱大海,未来的几百年,是海上的世界。朱允熥还想打造,大明版的海上日不落。将来,殖民全球。想法还是很美好,只是不知道,能否变成现实。那些伤残老兵,正是朱允熥要这样做,一个重要的契机,先赚钱了,再折腾火器,大明无论在什么方面,都要领先世界版本。规划好了一件大事,朱允熥再看醉仙楼,装修进行得挺快的。再过几天,醉仙楼应该可以开业。朱允熥巡视了一遍装修,这就先回家去了。只不过,刚到了府上。柳六跑进来说,外面有人递来了一份拜帖,想要拜见朱允熥。“有人递拜帖?”朱允熥感到意外。古代的规矩,就是这样。一般和朱允熥关系好的人,用不着那么麻烦,想要来访,直接进门即可,毕竟能来拜访自己的,都是那些皇叔,关系那么好,自然很随意。但有人递上拜帖,显得不一样了。朱允熥打开拜帖,没有看里面的内容,先看名字。看到那个名字时,朱允熥感到了意外,随后有些惊喜,连忙道:“带他进来。”过了一会,一个目测三十岁左右的男人,被带到了朱允熥面前。“草民杨士奇,拜见三皇孙殿下。”来人正是永乐一朝,三杨之一的杨士奇。杨士奇的人生,还是挺坎坷的,一直到了建文元年,才被王叔英推荐有修史的才能,进了翰林院,算是真正的出仕。在这个时期,正是他落魄的阶段。人已经来了京城,还进了国子监。但是,他不知道可以做什么,早些年科举还落榜了。杨士奇也追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惜一直没有机会。但是,在今天。杨士奇听说三皇孙殿下救济伤残老兵,所有人都不把伤残老兵当一回事,唯有朱允熥是个例外。于是,他觉得这位三皇孙,应该有点志向和理想,尝试着递上拜帖,准备回去等待回应,谁知道拜帖刚送上去没多久,朱允熥的传召就来了。站在大厅上,杨士奇难免的紧张。这还是他第一次,那么近距离接触大人物。他也不要求能在朱允熥这里,得到多大的机会,只要能当一个幕僚,就足够了。听说三皇孙在夺嫡,但支持的都是武将。杨士奇认为,一定很缺一个读书人,帮三皇孙出谋划策。等到三皇孙继承大统,杨士奇就是从龙之臣,这样也算是一种投资,他在赌三皇孙殿下,愿意见自己一面,给他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杨士奇有信心,说服朱允熥留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