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景隆跟蓝玉去讨伐月鲁帖木儿一事,便如此确定下来,出战的圣旨,很快也传出去了。李景隆自然是乐意的,他们李家总得要巩固在军中的关系,不能只知道练兵,空有纸上谈兵的能力,而不懂得怎么打仗。朱允熥把这件事办好了,暂时不管李景隆。不过,在出征之前,他还是从李景隆那里学来了一些如何训练力气的技巧,目前是他最欠缺的。再看自己的身材,十四岁的身子,算不上高大,正好在发育阶段。以前被吕氏虐待,吃的不多,也吃不饱。他的身高比年长自己一岁的朱允炆,还差了一个头。因此,朱允熥在训练的同时,也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最主要还是肉蛋奶,增加营养,再加上适当的锻炼,尽快把个子长起来。如果在这个年龄里面,个子生长不了,以后就是悲剧,要成为一个矮小子,这是朱允熥不允许发生的。第二天。正是蓝玉出征的时候,李景隆也跟随在军中,整装待发。朱允熥前去送行,还是第一次来军营,去的是大明京营,站在检阅台上,放眼往下方看去,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头,军中士兵肃杀之气,还是很震撼。这个时期的明军,还是武力充沛的时候。尽管有军中混子,但数量不多,其他大部分士兵,都上过战场,杀过敌人,凝聚出来的杀气还是挺可怕的。“这就是我们大明的壮士。”朱允熥感慨道:“我们大明的强盛,全靠他们了。”一般人第一次来军营,面对集结的大军,凝聚的杀气,多少都有些明显的胆怯,蓝玉看到朱允熥没有这种表现,心里暗暗赞赏,道:“大明所有士兵,愿为殿下效劳。”朱允熥说道:“是为大明效劳。”完了,他又道:“舅姥爷,你们尽快出发吧,月鲁帖木儿得尽快歼灭,我在京等你回来,表兄,要听舅姥爷的话。”李景隆说道:“殿下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再然后,大军开动,离开军营。不是所有士兵,都能跟随蓝玉去平乱。蓝玉只是带走了部分,到了地方后,还要集结地方卫所的兵力。等到蓝玉出征,离开军营,朱允熥也往外面走。来了一趟京营,他对大明军队有了初步的认知,心中有些热血澎湃,暗暗在想,百万明军,将来一定要听自己的号令。朱允熥渴望站在巅峰,指挥大军,指哪打哪,改变大明的未来,也改变未来的历史,几百年后的屈辱,不能再出现了。首先要弄死的,是对岸的小日子……想的多了。朱允熥暂时收回这个念头,目前要做的还是先夺嫡、掌权,手中没权,一切都是空谈。不过,只要手中有兵,权自然而然的有了。哪怕夺嫡失败,但只要手握重兵,朱允炆能守得住权吗?朱允熥心想:“兵权,下一次我再来军营,要有资格掌握兵权,让明军为我所用。”
还有武器!都穿越回来了,不搞火器,那是浪费穿越名额,可现在还没有能力,先把酒楼做起来,赚到钱了再说。“大明,还有什么可以赚大钱的生意?”朱允熥又在想着,赚钱的事情。想要折腾武器,首先得有钱,如果连本钱都没有,哪来的资源去打造火器?大明国库里的钱,也不是这样用的。这样想着的时候,朱允熥看了看前方,一个村子映入眼帘。穿越过来了那么久,他还是第一次出城,决定在城外多走走再回去,还有的是时间,可以熟悉大明的民情,要不然什么都不知道,以后怎么当皇帝,如何夺嫡?“大妞,到前面去。”朱允熥说道。他们一起,走进村子。但村内看到的,又让朱允熥瞪大双眼。这个村子,其实不算大,但住着的人不少,他们行动不便,很多都是手脚残缺的人,还是上了年纪的,基本都在四五十岁往上。还有一些人,耳朵、鼻子等,好像被什么利器,一刀削去了,用一个词来形容,面目全非最合适了,但他们还能顽强地活了下来。他们也有家庭、有孩子,但这部分只占一半,剩下的一半,都是单身寡人,住在窄小的屋子里面,生活甚是拮据,看衣着就能看出来了。他们身体残缺,也很难富裕起来。除了有家庭的,还有媳妇、有儿子,能干活,可以去种地,生活还过得去,但其他人能活下来,已经算是幸运了。他们注意到朱允熥二人的到来,并没有紧张,或者提高警惕等,只是看了一眼,眼神正常,像是看着一个过客,直至朱允熥从村子完全走了过去。朱允熥感到村子的气氛,很是压抑,不由得加快脚步走出去,到了外面才问:“大妞,你知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是身体残缺的?”问完了,只看到杨大妞低下头,眼圈红红的,好像想到了什么伤感的事情。这个丫头一向大大咧咧,随随便便,又娇憨可爱,但眼前这般伤感的样子,朱允熥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们都是伤残老兵,陛下成立大明后,还有很多没有家,因为打仗而伤残的老兵,无处可去,陛下在城外划了一个地方给他们生活。”“以前我也是生活在村子里,我爷爷和他们一样,没了两条腿。”“我们一家是军户,我爹很早就去打仗,再也回不来。”“爷爷奶奶因为想我爹,没多久也一起走了。”“我在五岁的时候,娘生病了,在病逝之前,带着我进城找到老夫人。”“后来老夫人收养我,但娘的病救不回来。”“爷爷是开平王的老部下,曾经救过开平王的性命,伤残退下来后,开平王给了爷爷好多的钱,但爷爷全部不要,说那时候天下还没平定,鞑子还没赶走,钱财必须用来打仗,彻底赶走鞑子,让我们汉人过上好日子,不用再受欺凌。”“爷爷说,有奶奶在,我们饿不死,不能浪费了打仗的钱财。”“我离开村子的时候五岁,现在回去,很多爷爷都不认得我了,当然我也不认得他们了。”杨大妞平静地诉说着,那个村子的故事。说到最后,声音微微抽泣,心里很痛,很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