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孙那么快写好了?”齐泰笑着说道。对待好学生,无论什么老师,都会和颜悦色。何况朱允炆这个好学生,还是他们内定的,早就准备好了,要在今天这样做。“念来听听。”齐泰道。“学生献丑了。”朱允炆很礼貌,又很谦虚地说着,再慢慢念出来。“瑞雪纷飞覆莽原,银装素裹壮河山。”“炊烟袅袅村舍暖,猎犬欢腾吠雪间。”念完了,他脸上自信依旧。认为这首诗,写得特别好,是他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的,朱允熥和那些皇叔,无论如何都追不上自己。“好!”“好诗!”齐泰赞赏道。这首诗,是朱允炆自己写的。他们只是让朱允炆提前准备,没想到可以写得那么好。从另外一个方面,朱允炆呈现出来的,是在大本堂上,用那么短的时间写一首好诗,这就是才华横溢的表现。懂得背书,很厉害吗?朱允炆觉得能写诗,才是真的厉害。当然了,背书,他也会。两者都会,他沾沾自喜。“多谢先生的点评!”朱允炆满意地坐下,不过落座之前,他还回头,往朱允熥看去。那个眼神,挑衅的意味很浓。他要在才学上,把朱允熥打败。“他在挑衅你。”朱楩说道。朱允熥道:“既然他主动伸头过来给我打脸,那我就不客气了。”言毕,他也起来,道:“先生,我写好了。”“念!”齐泰淡淡道。他不相信,朱允熥也能写诗词。今天是留给朱允炆的专场,认为朱允熥只是不服输,想出风头。那么短的时间里,齐泰都没想好可以怎么写,朱允熥更加不行。“好啊!”朱允熥不客气了,开口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嗯……”齐泰一听,感觉不妙。开篇就是那么大气磅礴,意境雄浑,比起朱允炆的好多了。齐泰终于后悔了,不知朱允熥深浅如何,不应该那么快出招考文学,好像又要把朱允炆按在地上摩擦。听完了开篇的时候,朱允炆脸色也变了。如此气势磅礴的词,也是朱允熥能写出来的?不可能!朱允熥他……绝对不可能。刚才还在沾沾自喜,现在被打脸了,打得那么快,也打得那么痛,让他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是好。朱允熥不管他们反应如何,继续念下去:“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直到了结尾,把最后一句念完了,他也不让齐泰点评,坐下来让他们慢慢震惊。不是齐泰不点评,而是他实在不敢点评。这首词,根本不是普通人能点评的。整个大明现在唯一有资格点评的人,只有朱元璋了。要说朱允熥大胆,竟敢写这样的词,但齐泰还是不敢说出口,真的让他手足无措。
朱允炆回过头来,狠狠地瞪了朱允熥一眼,不明白为何,朱允熥总能在各个方面远胜过自己。为什么?没有人能给他答案。“先生,快点评啊!”朱楧笑着说道。他们这些皇子虽然不学无术,但能力还是有的,听得出来这词的意思。齐泰脸色涨红,沉默了好久,道:“不写诗词了,你们……你们自己背书,我回去一下。”危机感!来自朱允熥的,强烈的危机感。朱允炆感到这个危机更强了,觉得自己夺嫡更难了,他赶紧起来,跟在齐泰身后走进了大本堂的后堂,要商量应该怎么办,他觉得可能要输给朱允熥,他又输不起。“二哥!”只有朱允熞茫然地叫了一声,想跟朱允炆回去,但又不敢,胆子不大。“干得漂亮!”朱桂他们哈哈笑了。看到朱允熥打脸了他们,不知道多爽快。上一次还是背四书的时候,现在是写诗词,他们发现朱允熥真的很能藏,以前都没那么厉害。现在连好学生朱允炆,都要被朱允熥彻底打败。太强了!——“陛下,大本堂又有最新的消息。”吉祥匆忙走进武英殿。朱元璋今天的心情不是很好,主要还是不断有人上奏,抨击朱允熥昨天太过残忍。外面甚至还传出了,朱允熥很嗜杀的传言。说朱允熥很像他这个朱屠夫,一言不合就杀人,不能让这种皇孙当皇帝,要不然他们未来的日子可就惨了。朱元璋一看就知道,肯定有人带节奏。这是他给自己逆孙立威的,现在被外面的人利用来带节奏,还好他还能忍,要不然早就让蒋瓛去把负责带节奏的人都捉起来。朱允炆肯定不会捉,但其他人可不会放过。屠夫就屠夫,以后他的逆孙,还能像自己杀贪官一样,把他们都杀了。“又有什么消息?”朱元璋淡淡问道。吉祥说道:“两个消息,第一个,齐先生好像很想把残暴不仁,不仁不义这种名声,固定在三皇孙身上。”他把第一件事,关于韩信杀人展开的套路,简单地说了说。“那个老东西!”朱元璋一听,很是不爽。他是绝对赞同朱允熥的观点,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战场上变幻莫测,绝对不能让一个樵夫影响战局。换作是他,别说一个樵夫,十个都杀了。“有空了,咱再收拾他!”朱元璋冷哼道。如何看不出来,这种污名化的操作,为的是夺嫡,为了朱允炆,另外外面流传的,关于朱允熥残忍的传言,也和齐泰今天折腾的差不多。都是为了,抹黑他的逆孙。目前是夺嫡时期,暂时忍了,看看他们还有什么花招。“第二件事呢?”朱元璋问道。“第二件事,是写诗词。”吉祥笑道:“三皇孙殿下,才华横溢,写的词,陛下一定很喜欢。”他把那首沁园春,从开始到结束,全部念了一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好,写得好!”“这首词,大气磅礴,哈哈……想不到逆孙还有这种才华。”朱元璋一听就喜欢上了,整个大明,真的只有他,才有资格点评这首词,其他人都不行。其他人敢多说两句,那是僭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