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雨晴书屋>未来科幻>大明:开局活埋朱元璋十四年> 第159章 再论宋朝和明朝的相似之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9章 再论宋朝和明朝的相似之处(1 / 1)

【什么,你敢说我大明朝和宋是一样的?】【宋朝是什么,是弱宋,我大明朝是什么?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历史上最刚的王朝。宋朝有什么?除了檀渊之盟,靖康之耻,还有什么?你居然拿小小的宋朝和我巍巍大明相提并论,简直是倒反天罡。】【就是,倒反天罡。】“我说过八百遍了,明朝的刚是皇帝、士大夫的刚,不是老百姓的刚。耶律德光就两次攻入中原,一次是立了儿皇帝石敬瑭,一次自立为帝。可以说,中间都很顺利,如过无人之境。那么多,契丹人加上合伙人奚族,仆从国女真,能凑出来十万军队就不错了中原地区,人口千万,军队不少于五十万,耶律德光却没有受到像样的抵抗,由于统治者和老百姓长期的脱钩,以及长时间的愚民政策,老百姓对谁当权已经麻木了。如果不是耶律德光,倒行逆施,烧杀淫掠,向鲜卑人一样,在中原站稳脚跟也未可知。契丹士兵都是野蛮的游牧部落组成,所到之处,抢人财务,略人妻女,激起中原老百姓的反抗。义军四起,耶律德光不得不退出中原。老百姓对统治者,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因为话语权掌握在士大夫手里,赵匡胤和士大夫共天下,就是为了重建统治秩序。收效可以说是甚微,后来的辽国可以长驱直入,进入宋朝的腹地。他们不敢发动群众,所以即便是胜利了,也要赔款。在他们眼里,老百姓才是心腹大患。好不容易把老百姓关进笼子里,如果放了出来,那才是洪水猛兽。这和后来慈溪太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在他们看来,赔点钱,不算大事,他们马照跑,舞照跳,一样锦衣玉食。老百姓一旦觉醒,他们失去的就不是那么一点点钱财,是整个世界后来金朝的时候,也是如过无人之境,没有像样的抵抗。两次都是轻而易举的兵临开封。”“有人会把问题的症结归结到开封地处平原,无险可守上。开封虽然是在平原,可也是经营几百年的首都。城池是古代最重要的防御工事,张巡就是靠守睢阳将近一年。宋朝为什么就连三个月都没有守到?因为这是赵宋的天下,老百姓没有实惠,不愿帮着守城。等城破之日,玉石俱焚。这些野蛮人就像是蝗虫一样,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才有了后面王彦领导的八字军起义。也是以为,金人的野蛮行径,唤醒了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支持,才让岳飞、韩世忠这些人的抵抗金军取得了胜利,保住了大宋的半壁河山。他们不仅抵抗了金人,还挡住如日中天蒙古人半个世纪之久。到了蒙哥战死钓鱼城,亲汉地忽必烈上台,采取一系列地怀柔政策,抵抗地意志才慢慢消退。”
【胡说,元朝真如你说的那么好,还有天下大乱?】“我还没说完,一个民族入侵另外一个民资,当然不是来做善人,而是为了抢夺生存空间。抢你们的资源,让你们做奴隶。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元朝实行残酷的四等人方针。他们压榨汉人老百姓也就算了,还拉着西域胡人一起来压榨老百姓,搞什么报税制,让老百姓苦不堪言。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元人的政策不得人心,就爆发了红巾军起义,这是历史的必然性。那些所谓没有朱元璋,就是四等人的观点,全是放屁。元人的统治那么残暴,不反是傻子。天下人,都在反元,朱元璋只是千万人中之一。元朝被推翻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他是起了领导作用,我们也让他做了皇帝。可要因为这功劳,盲目跪舔朱元璋,放个屁也是香的,那就是下贱。”豌豆,三句话都要批判下朱元璋,朱元璋也不好意思了。【咳咳,豌豆,你别提老朱的事情了。你还是说下明朝和宋朝怎么就一样了。】“朱棣靖难之役后,把都城迁往北平。前有土木堡之变,后有皇太极绕过山海关,改走喜峰口,北平几次被蒙古和后金包围因为有了金和元朝的耻辱经历,所以人们对异族入侵,极为恐惧。所以,他们都誓死抵抗,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两次攻北平都攻不下来。就连皇太极都怀疑人生了。北平老百姓畏惧侵略者,对同样是汉人的李自成却相当宽容。当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北平就轻而易举的投降了。李自成政策上的失误,让他受到地主阶级的坚决抵制,于是他们引来了清军。这时候的清军,已经不是以前的清军。他们吸收了大量的汉人地主阶级出谋划策,打着为君父报仇,不饶百姓的口号,进入山海关。这口号起了良好的作用,就像是绿色通道一样,让清军一路畅通无阻。”【你胡说,清军一路上烧杀抢掠,干的坏事不比金朝少。】“说的不错,大明的士绅也真信了这些口号,认为清军是来给崇祯皇帝报仇的,一路引导清军攻打农民军。可是,天下没有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清朝人也不是什么善人,他们那些口号,只是用来骗开明朝的大门。等明朝门户大开,清军大举入关,才露出了凶残的本质,他们开始抢夺老百姓的财务。一开始的时候,还只是去问人要财务。如果主人说没有,最多就是吓唬几句。可到了后来,就开始明抢了,如果不给,就把主人家痛打一顿,直到交出财物为止。”明粉们痛心疾首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发生在这段时间。虽然过去数百年,提到这段历史,他们都是义愤填膺,咬牙切齿。【这些可恶的建奴。当初就不该收留他们。】【什么叫你们收留,那里是我们的老家。】【你们的老家,不是永乐皇帝仁慈,把这块土地给你们,你们还四处流浪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